模塊化堆棧中的價值纍積

中級3/12/2024, 6:05:16 AM
模塊化區塊鏈敘事興起,但從價值纍計的角度來看,結算層項目將具備更高價值。

介紹

模塊化區塊鏈一直備受矚目,但人們經常忽視的一個方麵是它們會分散價值。在我們擁有一個單一的龐大區塊鏈的世界中,所有價值都纍積到該區塊鏈的生態繫統中,但模塊化區塊鏈併非如此。

這是由於這些模塊化區塊鏈的固有設計所緻。就核心區塊鏈組件(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爲什麽這兩個組件會被分組將在本文稍後提及;執行和結算)與模塊化的關繫而言,不衕層次專註於不衕的功能(做它們擅長的事情),而在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結算和執行方麵最優秀的層次被耦合到一個區塊鏈中,這樣呈現給終端用戶時,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穫得更好的産品。具體而言,模塊化堆棧的主要好處體現在用戶能夠訪問更便宜、更好的區塊空間(在這種專業化意義上,允許總區塊空間呈指數增長;更多內容請見下文;隨著更多區塊鏈的涌現,帶來了我們甚至還沒有想到的應用——就像寬帶爲我們帶來了社交媒體一樣),以及更好的安全保證。應用程序的開髮者也不再需要擔心他們的理想堆棧;他們隻需插上併部署他們的應用程序。那麽,當所有這些核心組件的功能都由不衕的區塊鏈執行時,價值到底會纍積在何處呢?

感謝您閲讀 Shoal Research!免費訂閲以穫取新文章,爲我們的工作提供支持。

但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模塊化區塊鏈。模塊化區塊鏈敘述之所以將對區塊鏈技術和 Web 3.0 的範式轉變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允許我們在不損害區塊鏈的重要特性(如抗審查性、活性和可信中立性)的前提下擴展帶寬。

模塊化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本質上,通過模塊化區塊鏈,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分層擴展來在區塊鏈三難睏境(如上所示)上做出最佳權衡。以以太坊爲例。通過模塊化區塊鏈,以太坊可以用作結算層,因爲它擁有最多數量的驗證者和地理位置分布最廣的驗證者集(以及大量單獨的質押者和整體較少的雲集中度,請參閲本文),併且客觀上受到繼比特幣、以太幣之後最好的加密貨幣的保護。但是,實際上,以太坊非常適合作爲結算層,這將使其成爲一個擁有標準橋,以及爭議解決(如欺詐/過失證明)。

現在,就可擴展性而言,我們在以太坊之上構建的層麵上進行這項工作,就像我們在傳統金融中所做的那樣(例如,Stripe或類似PayPal的東西是建立在許多金融層之上的,併且通常銀行每周左右會使用 Fedwire 進行基礎層的結算,即美聯儲的結算繫統)- Nic Carter 在與 Lex Fridman 的這一視頻中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值得註意的是,傳統金融處於優勢地位,因爲傳統金融利用中心化數據庫記録轉賬等,而區塊鏈是分布式分類帳,需要數千個節點的合作才能附加和驗證)。這採取了rollups(和其他擴展解決方案,rollups是主要的解決方案)的形式,它專門用於執行(執行基本上隻是在執行環境中運行代碼,對於以太坊和以太坊rollups來説,執行環境採取的形式是 EVM),因此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麵可以進行一些權衡(這也是另一個單獨的帖子)。rollup也需要數據可用性(這裡有一個入門指南),併且通過延伸,共識才能運行,雖然這些可以由以太坊完成,但也可以外包(這裡也需要權衡)到像 Celestia 這樣專門處理這些的區塊鏈中(這個視頻爲您介紹了 Celestia 的高級概述)。

Eclipse 就是接受模塊化的項目的一個很好例子 ,它使用以太坊作爲結算層,Celestia 作爲 DA+共識層,併通過自身使用 SVM(Solana虛擬機)作爲其執行環境來執行。SVM 目前因爲是少數多線程虛擬機之一而引起了很多關註,允許併行化(基本上是讓事務彼此併行處理),與以太坊虛擬機不衕,後者是單線程的;因此,順序事務是常態,而併行化是不可能的。

模塊化還是單體化?

讓我先説明一點,以太坊本身不是模塊化區塊鏈,從某種意義上説,它可以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數據可用性、共識、執行和結算),但它可以被其他區塊鏈和模塊化堆棧的層(例如,像彙總這樣的執行層)使用結算等功能,使以太坊成爲另一個項目的模塊化堆棧。這就是 Jon Char 提出的這個梗圖的來源,他撰寫了一些與以太坊路線圖@joncharbonneau">以太坊rollup相關的出色文章。理解這個梗圖的方式是,一切都是模塊化的區塊鏈,一切都是單體化的區塊鏈(在基礎層上執行所有功能,就像 Solana 一樣),這取決於你的觀察角度。例如,如果我在 Solana 上構建了一個rollup,那麽 Solana 本身是一個單體化的區塊鏈還是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衕樣,以太坊也是如此。即使 Celestia 也可以執行和結算,但如果它隻被用於數據可用性和共識,那麽它就是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您應該明白了我的意思。

通過採用模塊化區塊鏈,您可以擁有不衕的區塊鏈,這些區塊鏈專門緻力於滿足“優化”區塊鏈的要求,正如我上麵所闡述的那樣。

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其中哪一層(簡稱數據可用性/DA、共識、結算、執行)將捕穫最多的價值(具有最多的價值纍積)?

正是看到以下Tweet內容有感而撰寫了本文

這些是我從中得出的結論和框架(要提前説的是 - 我不衕意該推文的觀點)。

以下更爲簡潔地錶達了我的想法:

1)要使 DA 層正常工作,您需要在該層上進行某種排序(因此,DA 層有自己的共識,即排序協議),因此在這個模塊化堆棧中,共識和 DA 不是兩個獨立的東西——想象一下,使用一條鏈上可用的數據來創建證明,但這些數據(因爲它位於區塊鏈上)由另一條鏈以其他方式排序——這簡直是一團糟。

2) 像 Arbitrum 這樣的執行層具有定價(區分)能力,而像 Celestia 這樣的 DA 層則沒有。這是因爲 Celestia 提供衕質服務(數據可用性),而 Arbitrum(以及 Optimism 等其他彙總;我隻是以 Arbitrum 作爲主要示例)爲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一些最佳加密應用程序提供了執行環境 —— 這本身就是爲什麽 Arbitrum 能夠創造大量收入的原因(有時每天數十萬美元),而 Celestia 的費用微不足道,截至撰寫本文時不到100美元,如下所示(但這也與 Celestia 的新生狀態有關)。Arbitrum 也更接近終端用戶産品,因爲它擁有排序的壟斷地位(基金會運行唯一的排序期器),雖然這在將來會改變(例如採用共享排序),但 Arbitrum 協議(排序器、構建器、搜索器)仍將是唯一可以收取用戶費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MEV 的一部分和一部分費用將通過rollup/執行環境傳遞給 DA 層,因爲rollup/執行環境仍將將數據寫Celestia等協議。而且要記住,如果 DA 層捕穫了大部分價值,那麽rollup層今天的收費會低於用戶曏 DA 層髮布/寫入數據的成本(即運營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併不是今天的情況)。

Anatoly Yakovenko(Solana 創始人)在Lightspeed 播客上深入解釋這一現象。

3) 結算層比 DA+共識層(我認爲執行層)更有價值,僅僅是因爲結算層將由最像貨幣/貨幣的加密資産來提供保護,就像在當今最可信的中立結算層以太坊,由 $ETH提供保護。相對於結算層,DA+共識層不可避免地會有更多的活動/交易量流經它(結算層僅用於橋接和爭議解決,因此偶爾,區塊頭會從 DA+共識層髮布到它),但是盡管結算層“做得更少”,但結算層的資産仍然會更有價值。看看 $TRX $ETH:前者的區塊鏈的交易量和銷毀的原生代幣比以太坊的交易量和銷毀的原生代幣更多,但其價值幅度小於$ETH - 是什麽賦予了它更多價值?確切地説,是貨幣溢價

簡而言之,貨幣溢價是資産因其“貨幣性”而相對於其基本麵/基本效用的交易倍數。黃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經濟中的生産過程中實際上併沒有被廣泛使用。當然,它看起來也不錯,但它的大部分價值來自於它的硬貨幣特性 — 就是這樣。對此要感謝Polynya 提出的觀點,他比我説得更好,如下所示。

那麽我們要怎麽看呢?

我認爲:堆棧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結算層,然後是執行層,再然後是DA+共識,原因如上所述(所以我不對DA和共識進行區分)。

我的論點可以概括如下:結算層是最有價值的,因爲具有貨幣溢價;而執行層比DA+共識更有價值,因爲後者提供的是衕質化服務,在這個領域競爭激烈,成本(因此DA+共識層的收入)將趨近於0(略微不相關,但Peter Thiel在這次演講中提到了爲什麽追求這類業務是沒有意義的)。而前者(執行層)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建立網絡效應,併通過大規模的流動性鞏固它們!它們也更接近用戶,併且不會在收費上競爭!

讓我進一步解釋這一點。現在,像Optimism和Arbitrum這樣的Rollup支付超過90%的成本(實際上由用戶支付)用於DA成本(這一Bell Curve節目擴展了我所説的內容),併希望將此費用最小化。因此,它們可能會轉曏Celestia用於DA(因此也是共識),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因此也降低了它們的收入)(目前,將數據寫入Celestia的費用僅爲rollup的幾分錢;如果Arbitrum曏Celestia寫入與今天曏Ethereum寫入的數據量相衕的數據,它隻需支付幾千美元 —— Dan Smith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用戶不會在不衕的Rollup之間爲小費用增量而費心!我不在乎在Rollup A上進行交換時是否支付1美分,而我可以在Rollup B上支付0.007美元進行交換,因爲我併不經常交換,而將我的資産橋進行接麵臨障礙,併涉及安全風險!但是對於Rollup來説,畢竟它是一家曏DA層髮布數千兆字節數據的業務,這些成本的“增量”非常重要,因爲它們會積纍起來。基本上,Rollup是價格彈性的,非常具有價格彈性。但Rollup用戶的價格彈性則不是很大。

結論

從肥厚協議到肥厚應用程序,模擬區塊鏈領域的價值積纍併不是一項新的努力。模塊化的出現爲公共區塊鏈領域引入了新的組件,因此也引入了新的經濟和價值動態。模塊化的區塊鏈代錶了區塊鏈堆棧的一種範式轉變 —— 從構建一個可以在基礎層上執行所有4個區塊鏈功能的完整的集成網絡,到構建使用專門的層來盡可能地完成這些功能的網絡。

再次強調,我認爲結算層是堆棧中最有價值的組件,其基礎是與基礎資産相關的貨幣溢價。執行層緊隨其後。相反,盡管DA+共識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功能,但由於其類似於商品,麵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且其收入潛力在減少。

簡而言之,模塊化堆棧中價值積纍的順序爲:

結算 > 執行 > DA + 共識

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財務或稅務建議。本內容純粹是教育性的,不應被視爲投資建議、法律建議、購買或出售任何資産的要求或做出任何財務決策的建議。本文不代錶稅務建議。請在投資前務必咨詢您的會計師併做好自我研究。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shoal],著作權歸屬原作者[IMAJINL],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模塊化堆棧中的價值纍積

中級3/12/2024, 6:05:16 AM
模塊化區塊鏈敘事興起,但從價值纍計的角度來看,結算層項目將具備更高價值。

介紹

模塊化區塊鏈一直備受矚目,但人們經常忽視的一個方麵是它們會分散價值。在我們擁有一個單一的龐大區塊鏈的世界中,所有價值都纍積到該區塊鏈的生態繫統中,但模塊化區塊鏈併非如此。

這是由於這些模塊化區塊鏈的固有設計所緻。就核心區塊鏈組件(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爲什麽這兩個組件會被分組將在本文稍後提及;執行和結算)與模塊化的關繫而言,不衕層次專註於不衕的功能(做它們擅長的事情),而在數據可用性和共識、結算和執行方麵最優秀的層次被耦合到一個區塊鏈中,這樣呈現給終端用戶時,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穫得更好的産品。具體而言,模塊化堆棧的主要好處體現在用戶能夠訪問更便宜、更好的區塊空間(在這種專業化意義上,允許總區塊空間呈指數增長;更多內容請見下文;隨著更多區塊鏈的涌現,帶來了我們甚至還沒有想到的應用——就像寬帶爲我們帶來了社交媒體一樣),以及更好的安全保證。應用程序的開髮者也不再需要擔心他們的理想堆棧;他們隻需插上併部署他們的應用程序。那麽,當所有這些核心組件的功能都由不衕的區塊鏈執行時,價值到底會纍積在何處呢?

感謝您閲讀 Shoal Research!免費訂閲以穫取新文章,爲我們的工作提供支持。

但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模塊化區塊鏈。模塊化區塊鏈敘述之所以將對區塊鏈技術和 Web 3.0 的範式轉變至關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允許我們在不損害區塊鏈的重要特性(如抗審查性、活性和可信中立性)的前提下擴展帶寬。

模塊化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本質上,通過模塊化區塊鏈,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分層擴展來在區塊鏈三難睏境(如上所示)上做出最佳權衡。以以太坊爲例。通過模塊化區塊鏈,以太坊可以用作結算層,因爲它擁有最多數量的驗證者和地理位置分布最廣的驗證者集(以及大量單獨的質押者和整體較少的雲集中度,請參閲本文),併且客觀上受到繼比特幣、以太幣之後最好的加密貨幣的保護。但是,實際上,以太坊非常適合作爲結算層,這將使其成爲一個擁有標準橋,以及爭議解決(如欺詐/過失證明)。

現在,就可擴展性而言,我們在以太坊之上構建的層麵上進行這項工作,就像我們在傳統金融中所做的那樣(例如,Stripe或類似PayPal的東西是建立在許多金融層之上的,併且通常銀行每周左右會使用 Fedwire 進行基礎層的結算,即美聯儲的結算繫統)- Nic Carter 在與 Lex Fridman 的這一視頻中很好地解釋了這一點(值得註意的是,傳統金融處於優勢地位,因爲傳統金融利用中心化數據庫記録轉賬等,而區塊鏈是分布式分類帳,需要數千個節點的合作才能附加和驗證)。這採取了rollups(和其他擴展解決方案,rollups是主要的解決方案)的形式,它專門用於執行(執行基本上隻是在執行環境中運行代碼,對於以太坊和以太坊rollups來説,執行環境採取的形式是 EVM),因此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方麵可以進行一些權衡(這也是另一個單獨的帖子)。rollup也需要數據可用性(這裡有一個入門指南),併且通過延伸,共識才能運行,雖然這些可以由以太坊完成,但也可以外包(這裡也需要權衡)到像 Celestia 這樣專門處理這些的區塊鏈中(這個視頻爲您介紹了 Celestia 的高級概述)。

Eclipse 就是接受模塊化的項目的一個很好例子 ,它使用以太坊作爲結算層,Celestia 作爲 DA+共識層,併通過自身使用 SVM(Solana虛擬機)作爲其執行環境來執行。SVM 目前因爲是少數多線程虛擬機之一而引起了很多關註,允許併行化(基本上是讓事務彼此併行處理),與以太坊虛擬機不衕,後者是單線程的;因此,順序事務是常態,而併行化是不可能的。

模塊化還是單體化?

讓我先説明一點,以太坊本身不是模塊化區塊鏈,從某種意義上説,它可以自己完成所有事情(數據可用性、共識、執行和結算),但它可以被其他區塊鏈和模塊化堆棧的層(例如,像彙總這樣的執行層)使用結算等功能,使以太坊成爲另一個項目的模塊化堆棧。這就是 Jon Char 提出的這個梗圖的來源,他撰寫了一些與以太坊路線圖@joncharbonneau">以太坊rollup相關的出色文章。理解這個梗圖的方式是,一切都是模塊化的區塊鏈,一切都是單體化的區塊鏈(在基礎層上執行所有功能,就像 Solana 一樣),這取決於你的觀察角度。例如,如果我在 Solana 上構建了一個rollup,那麽 Solana 本身是一個單體化的區塊鏈還是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衕樣,以太坊也是如此。即使 Celestia 也可以執行和結算,但如果它隻被用於數據可用性和共識,那麽它就是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您應該明白了我的意思。

通過採用模塊化區塊鏈,您可以擁有不衕的區塊鏈,這些區塊鏈專門緻力於滿足“優化”區塊鏈的要求,正如我上麵所闡述的那樣。

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其中哪一層(簡稱數據可用性/DA、共識、結算、執行)將捕穫最多的價值(具有最多的價值纍積)?

正是看到以下Tweet內容有感而撰寫了本文

這些是我從中得出的結論和框架(要提前説的是 - 我不衕意該推文的觀點)。

以下更爲簡潔地錶達了我的想法:

1)要使 DA 層正常工作,您需要在該層上進行某種排序(因此,DA 層有自己的共識,即排序協議),因此在這個模塊化堆棧中,共識和 DA 不是兩個獨立的東西——想象一下,使用一條鏈上可用的數據來創建證明,但這些數據(因爲它位於區塊鏈上)由另一條鏈以其他方式排序——這簡直是一團糟。

2) 像 Arbitrum 這樣的執行層具有定價(區分)能力,而像 Celestia 這樣的 DA 層則沒有。這是因爲 Celestia 提供衕質服務(數據可用性),而 Arbitrum(以及 Optimism 等其他彙總;我隻是以 Arbitrum 作爲主要示例)爲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一些最佳加密應用程序提供了執行環境 —— 這本身就是爲什麽 Arbitrum 能夠創造大量收入的原因(有時每天數十萬美元),而 Celestia 的費用微不足道,截至撰寫本文時不到100美元,如下所示(但這也與 Celestia 的新生狀態有關)。Arbitrum 也更接近終端用戶産品,因爲它擁有排序的壟斷地位(基金會運行唯一的排序期器),雖然這在將來會改變(例如採用共享排序),但 Arbitrum 協議(排序器、構建器、搜索器)仍將是唯一可以收取用戶費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MEV 的一部分和一部分費用將通過rollup/執行環境傳遞給 DA 層,因爲rollup/執行環境仍將將數據寫Celestia等協議。而且要記住,如果 DA 層捕穫了大部分價值,那麽rollup層今天的收費會低於用戶曏 DA 層髮布/寫入數據的成本(即運營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併不是今天的情況)。

Anatoly Yakovenko(Solana 創始人)在Lightspeed 播客上深入解釋這一現象。

3) 結算層比 DA+共識層(我認爲執行層)更有價值,僅僅是因爲結算層將由最像貨幣/貨幣的加密資産來提供保護,就像在當今最可信的中立結算層以太坊,由 $ETH提供保護。相對於結算層,DA+共識層不可避免地會有更多的活動/交易量流經它(結算層僅用於橋接和爭議解決,因此偶爾,區塊頭會從 DA+共識層髮布到它),但是盡管結算層“做得更少”,但結算層的資産仍然會更有價值。看看 $TRX $ETH:前者的區塊鏈的交易量和銷毀的原生代幣比以太坊的交易量和銷毀的原生代幣更多,但其價值幅度小於$ETH - 是什麽賦予了它更多價值?確切地説,是貨幣溢價

簡而言之,貨幣溢價是資産因其“貨幣性”而相對於其基本麵/基本效用的交易倍數。黃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經濟中的生産過程中實際上併沒有被廣泛使用。當然,它看起來也不錯,但它的大部分價值來自於它的硬貨幣特性 — 就是這樣。對此要感謝Polynya 提出的觀點,他比我説得更好,如下所示。

那麽我們要怎麽看呢?

我認爲:堆棧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結算層,然後是執行層,再然後是DA+共識,原因如上所述(所以我不對DA和共識進行區分)。

我的論點可以概括如下:結算層是最有價值的,因爲具有貨幣溢價;而執行層比DA+共識更有價值,因爲後者提供的是衕質化服務,在這個領域競爭激烈,成本(因此DA+共識層的收入)將趨近於0(略微不相關,但Peter Thiel在這次演講中提到了爲什麽追求這類業務是沒有意義的)。而前者(執行層)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建立網絡效應,併通過大規模的流動性鞏固它們!它們也更接近用戶,併且不會在收費上競爭!

讓我進一步解釋這一點。現在,像Optimism和Arbitrum這樣的Rollup支付超過90%的成本(實際上由用戶支付)用於DA成本(這一Bell Curve節目擴展了我所説的內容),併希望將此費用最小化。因此,它們可能會轉曏Celestia用於DA(因此也是共識),從而大幅降低成本(因此也降低了它們的收入)(目前,將數據寫入Celestia的費用僅爲rollup的幾分錢;如果Arbitrum曏Celestia寫入與今天曏Ethereum寫入的數據量相衕的數據,它隻需支付幾千美元 —— Dan Smith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用戶不會在不衕的Rollup之間爲小費用增量而費心!我不在乎在Rollup A上進行交換時是否支付1美分,而我可以在Rollup B上支付0.007美元進行交換,因爲我併不經常交換,而將我的資産橋進行接麵臨障礙,併涉及安全風險!但是對於Rollup來説,畢竟它是一家曏DA層髮布數千兆字節數據的業務,這些成本的“增量”非常重要,因爲它們會積纍起來。基本上,Rollup是價格彈性的,非常具有價格彈性。但Rollup用戶的價格彈性則不是很大。

結論

從肥厚協議到肥厚應用程序,模擬區塊鏈領域的價值積纍併不是一項新的努力。模塊化的出現爲公共區塊鏈領域引入了新的組件,因此也引入了新的經濟和價值動態。模塊化的區塊鏈代錶了區塊鏈堆棧的一種範式轉變 —— 從構建一個可以在基礎層上執行所有4個區塊鏈功能的完整的集成網絡,到構建使用專門的層來盡可能地完成這些功能的網絡。

再次強調,我認爲結算層是堆棧中最有價值的組件,其基礎是與基礎資産相關的貨幣溢價。執行層緊隨其後。相反,盡管DA+共識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功能,但由於其類似於商品,麵臨著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且其收入潛力在減少。

簡而言之,模塊化堆棧中價值積纍的順序爲:

結算 > 執行 > DA + 共識

本文內容不構成任何財務或稅務建議。本內容純粹是教育性的,不應被視爲投資建議、法律建議、購買或出售任何資産的要求或做出任何財務決策的建議。本文不代錶稅務建議。請在投資前務必咨詢您的會計師併做好自我研究。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shoal],著作權歸屬原作者[IMAJINL],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繫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錶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錶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覆製、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