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代理是伴随着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兴起的一项技术,它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 GPT(生成式预训练模型)、以对话为主的被动型模型,逐步演变成现在可以自主完成任务的智能体。这种转变被称为“AI 2.0”,也促使 AI 代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 Web3 场景中。如今,我们已经看到 AI 代理可以自动创建加密钱包、管理社交媒体账号,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代币。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颇具创新意义的项目——ElizaOS 诞生了。它是一个由 AI 代理驱动的去中心化风投 DAO。最初在 2024 年 10 月以“AI16z”为名发布,灵感来自著名的风投公司 a16z,后来为了避免混淆改名为 ElizaOS,但其代币符号依然保留为 $ai16z(截至本文撰写时)。ElizaOS 的初代版本也是一个工具集,方便开发者构建并定制自己的 AI 代理。
随着 ElizaOS v2 的上线,该项目实现了重大升级:解决了早期版本中影响开发者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推出了全新的功能产品,并设立了一支 1000 万美元的基金,专门支持开源 AI 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Eliza 官方 GitHub
ElizaOS 是一个专为开发、部署和管理自主 AI 代理设计的开源操作系统。它使用 TypeScript 编写,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方便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功能扩展。
ElizaOS 的第一代版本因其构建 AI 代理的能力而迅速获得成功。上线短短六个月,其核心代码库就被分叉了 4,800 多次,吸引了超过 500 位贡献者共同开发,累计贡献了 100 多个插件。主要功能包括:
可部署多个具备不同角色与功能的 AI 代理,分别运行于 Discord、X(推特)和 Telegram 等主流平台。
框架可与区块链系统对接,AI 代理能执行如代币交易、调用智能合约等操作。
可分析和处理多种文件类型,包括 PDF 文档、音频文件等。
ElizaOS v1 的核心包含过多软件包,导致架构混乱、难以维护。开发者很难在不引发问题的情况下浏览代码或添加新功能。
ElizaOS v1 无法有效支持 AI 代理在不同平台(如 Twitter 与 Discord)之间的通信。代理彼此孤立,无法共享信息或协同工作。
系统在不同区块链网络上使用独立钱包,这让多钱包管理变得繁琐,也增加了出错风险,尤其是当代理需处理多链交易时。
ElizaOS v1 的状态逻辑写死在代码中,限制了 AI 代理的灵活性和智能程度,难以应对复杂任务规划。
用户报告了多种技术问题,比如代理启动时报错、软件包安装失败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整体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个用于创建、代币化并共同拥有自主 AI 代理的平台,提供部署与定制工具以满足多种应用和项目需求。
以下是基于其 GitHub 数据,对 ElizaOS V2 与 Virtuals Protocol 开发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来源: ElizaOS
ElizaOS v2 首次亮相于 2025 年 1 月举办的 Catstanbul 活动,该活动由 Jupiter 组织。
在活动中,ElizaOS 创始人 Shaw(@shawmakesmagic)深入分析了 v1 版本存在的问题,并正式宣布将推出升级版 ElizaOS v2,以优化整体架构。该版本的测试版已于 2025 年 3 月 18 日上线,正式版预计将在 2025 年 4 月全面发布。
ElizaOS v2 使用了一个包注册系统与命令行界面(CLI),使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自定义系统并添加新功能,而无需修改核心代码。
通过全新的抽象层设计,AI 代理可以使用统一的钱包来管理多个区块链网络的资产,实现跨链资产操作的无缝衔接。
采用事件驱动架构,AI 代理可以对数据变化实时作出反应。
同时结合“分层任务网络(HTN)”,使代理能够将复杂任务拆解成清晰步骤,并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执行计划。
相比只能执行简单指令的早期版本,v2 中的 AI 代理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它们不仅能自行管理工作流程,还能运营项目、制定财务策略。
在持续升级 Eliza 框架的同时,团队也计划设立 Eliza Labs,作为专注于去中心化 AI 项目的研发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落地。通过设立开发者赠款、加速器项目和生态资金,他们希望激励更多开源贡献者参与其中。
以下是正在开发中的重点项目:
这是一个结合代币发行平台与零代码构建工具的平台,适用于开发基础 AI 代理。它支持多代理协作,允许多个自主 AI 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交互、协同完成任务。平台内置 AI 工具,大大降低了代币发行和代理部署的门槛,适合开发者和非技术用户使用。
一个以 AI 为核心的创意工作室,专注于艺术创作、叙事表达以及数字体验的创新。团队计划打造具备自我意识的虚拟角色、生成式艺术实验项目,以及沉浸式的互动娱乐,重新定义娱乐形式。
一个专为加密市场打造的 AI 交易代理,能够在 X、Discord、Telegram 等社交平台自由对话,无需人工干预。
ElizaOS 团队计划将该代理从当前的交易策略与幽默评论,逐步升级为一个具备实时市场洞察、用户驱动互动以及 NFT 协作能力的交互式 AI。
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真正自主的交易体:具备跨平台执行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并在全球信任市场中建立可验证的表现记录。
一个结合社交交易、信誉系统和去中心化执行的智能投资平台。用户可以提交交易建议,系统会通过信任市场评估其可信度,并整合来自社交平台的数据进行参考。最终,这一平台将进化为一个“多实例”系统,允许不同用户群体设定各自的风险策略、管理 DAO 资金,并通过模块化 AI 智能工具不断优化投资方案。
一个 AI 驱动的游戏秀,参与者将在互动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投资创意。
用户需要提交包含其个性特征与项目创意的提案,由一组 AI 评委进行评审。
该节目灵感来源于知名商业电视节目《Shark Tank》。
Magic Fund 是一个由 ElizaOS 与 Jupiter 联合发起的 1000 万美元基金,用于支持 Web3 领域中开源 AI 的发展。
随着 AI 代理被引入 Web3 生态,它们的自主决策能力、智能合约操作权限,以及资产交易能力,也带来了新的潜在风险。以下是几类关键问题及应对建议:
将 AI 集成到 Web3 中会放大安全隐患,特别是在 AI 代理与智能合约的交互、数据处理和交易执行方面。例如,如果一个 AI 代理依赖自然语言输入(如用于交易或治理),攻击者可能操纵输入内容来改变其行为。此外,依赖预言机也带来风险。AI 代理通常依赖外部数据源,如果这些数据源被攻破,AI 就可能基于错误信息做出决策。例如,一个被操控的预言机可能诱使 AI 驱动的交易机器人以亏损的价格恐慌性抛售资产。同样地,当 AI 代理自动交互智能合约时,像重入攻击这类漏洞会变得更危险,因为 AI 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发意外的交易循环。
防范措施:对抗训练、通过可信执行环境部署安全模型、以及使用多重预言机验证以确保数据输入的可靠性。此外,限制 AI 代理的权限并引入断路器机制也可以防止其执行有害行为。
AI 在 Web3 中运行于去中心化、通常缺乏监管的环境中,这可能引发法律挑战。例如,AI 代理在执行交易时,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洗钱行为,或与被制裁地址进行交互,从而使平台面临监管审查。责任归属也是一个灰色地带。如果 AI 代理做出了未经授权的交易,或导致了重大的财务损失,责任应由谁承担?是开发者、部署平台,还是使用它的用户?此外,用户隐私问题也可能引发争议。
截至目前,唯一主要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是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认定两类AI用途为“不可接受”:用于操控人类行为、违背其自由意志的AI系统;基于社会行为评分的社会信用系统。
它还根据风险等级对 AI 系统进行分类,并对高风险应用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必须建立持续的风险管理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定期审查和更新;分析与识别对健康、安全或基本权利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ElizaOS v2 正在重塑 Web3 世界中 AI 的部署方式。相较于第一代产品,它不仅解决了早期存在的技术问题,还通过模块化架构和分层任务网络(HTN)大幅拓展了系统能力。新版系统让 AI 代理能够更加自主地处理复杂任务、提升用户体验,并管理投资。
背后的开发团队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设立了一支高达1,000万美元的基金,专门支持 Web3 领域的开源 AI 项目。
未来,ElizaOS 将成为 AI 驱动新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为 Web3 生态中的智能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AI 代理是伴随着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兴起的一项技术,它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 GPT(生成式预训练模型)、以对话为主的被动型模型,逐步演变成现在可以自主完成任务的智能体。这种转变被称为“AI 2.0”,也促使 AI 代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 Web3 场景中。如今,我们已经看到 AI 代理可以自动创建加密钱包、管理社交媒体账号,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代币。
在这一背景下,一个颇具创新意义的项目——ElizaOS 诞生了。它是一个由 AI 代理驱动的去中心化风投 DAO。最初在 2024 年 10 月以“AI16z”为名发布,灵感来自著名的风投公司 a16z,后来为了避免混淆改名为 ElizaOS,但其代币符号依然保留为 $ai16z(截至本文撰写时)。ElizaOS 的初代版本也是一个工具集,方便开发者构建并定制自己的 AI 代理。
随着 ElizaOS v2 的上线,该项目实现了重大升级:解决了早期版本中影响开发者与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推出了全新的功能产品,并设立了一支 1000 万美元的基金,专门支持开源 AI 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Eliza 官方 GitHub
ElizaOS 是一个专为开发、部署和管理自主 AI 代理设计的开源操作系统。它使用 TypeScript 编写,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方便开发者根据项目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功能扩展。
ElizaOS 的第一代版本因其构建 AI 代理的能力而迅速获得成功。上线短短六个月,其核心代码库就被分叉了 4,800 多次,吸引了超过 500 位贡献者共同开发,累计贡献了 100 多个插件。主要功能包括:
可部署多个具备不同角色与功能的 AI 代理,分别运行于 Discord、X(推特)和 Telegram 等主流平台。
框架可与区块链系统对接,AI 代理能执行如代币交易、调用智能合约等操作。
可分析和处理多种文件类型,包括 PDF 文档、音频文件等。
ElizaOS v1 的核心包含过多软件包,导致架构混乱、难以维护。开发者很难在不引发问题的情况下浏览代码或添加新功能。
ElizaOS v1 无法有效支持 AI 代理在不同平台(如 Twitter 与 Discord)之间的通信。代理彼此孤立,无法共享信息或协同工作。
系统在不同区块链网络上使用独立钱包,这让多钱包管理变得繁琐,也增加了出错风险,尤其是当代理需处理多链交易时。
ElizaOS v1 的状态逻辑写死在代码中,限制了 AI 代理的灵活性和智能程度,难以应对复杂任务规划。
用户报告了多种技术问题,比如代理启动时报错、软件包安装失败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整体用户体验和系统稳定性。
Virtuals Protocol 是一个用于创建、代币化并共同拥有自主 AI 代理的平台,提供部署与定制工具以满足多种应用和项目需求。
以下是基于其 GitHub 数据,对 ElizaOS V2 与 Virtuals Protocol 开发生态系统的对比分析:
来源: ElizaOS
ElizaOS v2 首次亮相于 2025 年 1 月举办的 Catstanbul 活动,该活动由 Jupiter 组织。
在活动中,ElizaOS 创始人 Shaw(@shawmakesmagic)深入分析了 v1 版本存在的问题,并正式宣布将推出升级版 ElizaOS v2,以优化整体架构。该版本的测试版已于 2025 年 3 月 18 日上线,正式版预计将在 2025 年 4 月全面发布。
ElizaOS v2 使用了一个包注册系统与命令行界面(CLI),使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自定义系统并添加新功能,而无需修改核心代码。
通过全新的抽象层设计,AI 代理可以使用统一的钱包来管理多个区块链网络的资产,实现跨链资产操作的无缝衔接。
采用事件驱动架构,AI 代理可以对数据变化实时作出反应。
同时结合“分层任务网络(HTN)”,使代理能够将复杂任务拆解成清晰步骤,并根据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执行计划。
相比只能执行简单指令的早期版本,v2 中的 AI 代理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它们不仅能自行管理工作流程,还能运营项目、制定财务策略。
在持续升级 Eliza 框架的同时,团队也计划设立 Eliza Labs,作为专注于去中心化 AI 项目的研发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落地。通过设立开发者赠款、加速器项目和生态资金,他们希望激励更多开源贡献者参与其中。
以下是正在开发中的重点项目:
这是一个结合代币发行平台与零代码构建工具的平台,适用于开发基础 AI 代理。它支持多代理协作,允许多个自主 AI 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交互、协同完成任务。平台内置 AI 工具,大大降低了代币发行和代理部署的门槛,适合开发者和非技术用户使用。
一个以 AI 为核心的创意工作室,专注于艺术创作、叙事表达以及数字体验的创新。团队计划打造具备自我意识的虚拟角色、生成式艺术实验项目,以及沉浸式的互动娱乐,重新定义娱乐形式。
一个专为加密市场打造的 AI 交易代理,能够在 X、Discord、Telegram 等社交平台自由对话,无需人工干预。
ElizaOS 团队计划将该代理从当前的交易策略与幽默评论,逐步升级为一个具备实时市场洞察、用户驱动互动以及 NFT 协作能力的交互式 AI。
长期目标是打造一个真正自主的交易体:具备跨平台执行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并在全球信任市场中建立可验证的表现记录。
一个结合社交交易、信誉系统和去中心化执行的智能投资平台。用户可以提交交易建议,系统会通过信任市场评估其可信度,并整合来自社交平台的数据进行参考。最终,这一平台将进化为一个“多实例”系统,允许不同用户群体设定各自的风险策略、管理 DAO 资金,并通过模块化 AI 智能工具不断优化投资方案。
一个 AI 驱动的游戏秀,参与者将在互动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投资创意。
用户需要提交包含其个性特征与项目创意的提案,由一组 AI 评委进行评审。
该节目灵感来源于知名商业电视节目《Shark Tank》。
Magic Fund 是一个由 ElizaOS 与 Jupiter 联合发起的 1000 万美元基金,用于支持 Web3 领域中开源 AI 的发展。
随着 AI 代理被引入 Web3 生态,它们的自主决策能力、智能合约操作权限,以及资产交易能力,也带来了新的潜在风险。以下是几类关键问题及应对建议:
将 AI 集成到 Web3 中会放大安全隐患,特别是在 AI 代理与智能合约的交互、数据处理和交易执行方面。例如,如果一个 AI 代理依赖自然语言输入(如用于交易或治理),攻击者可能操纵输入内容来改变其行为。此外,依赖预言机也带来风险。AI 代理通常依赖外部数据源,如果这些数据源被攻破,AI 就可能基于错误信息做出决策。例如,一个被操控的预言机可能诱使 AI 驱动的交易机器人以亏损的价格恐慌性抛售资产。同样地,当 AI 代理自动交互智能合约时,像重入攻击这类漏洞会变得更危险,因为 AI 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发意外的交易循环。
防范措施:对抗训练、通过可信执行环境部署安全模型、以及使用多重预言机验证以确保数据输入的可靠性。此外,限制 AI 代理的权限并引入断路器机制也可以防止其执行有害行为。
AI 在 Web3 中运行于去中心化、通常缺乏监管的环境中,这可能引发法律挑战。例如,AI 代理在执行交易时,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洗钱行为,或与被制裁地址进行交互,从而使平台面临监管审查。责任归属也是一个灰色地带。如果 AI 代理做出了未经授权的交易,或导致了重大的财务损失,责任应由谁承担?是开发者、部署平台,还是使用它的用户?此外,用户隐私问题也可能引发争议。
截至目前,唯一主要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是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该法案认定两类AI用途为“不可接受”:用于操控人类行为、违背其自由意志的AI系统;基于社会行为评分的社会信用系统。
它还根据风险等级对 AI 系统进行分类,并对高风险应用提出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必须建立持续的风险管理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定期审查和更新;分析与识别对健康、安全或基本权利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ElizaOS v2 正在重塑 Web3 世界中 AI 的部署方式。相较于第一代产品,它不仅解决了早期存在的技术问题,还通过模块化架构和分层任务网络(HTN)大幅拓展了系统能力。新版系统让 AI 代理能够更加自主地处理复杂任务、提升用户体验,并管理投资。
背后的开发团队不仅在技术上不断突破,还设立了一支高达1,000万美元的基金,专门支持 Web3 领域的开源 AI 项目。
未来,ElizaOS 将成为 AI 驱动新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为 Web3 生态中的智能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