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代币 vs. 公司支持的代币

中级3/10/2025, 7:33:22 AM
区分网络代币与公司支持的代币的独特之处在于,网络代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区块链或智能合约协议。

TL;DR

2025-03-10 15:29:51 星期一
区分网络代币和公司支持的代币可能并不容易,因为这两种代币都可能具有实用性,并且其价值可能部分来自区块链的链上运作,也可能部分源于公司的链下努力。但区分它们至关重要:网络代币和公司支持的代币对持有者而言存在截然不同的风险,因此在适用法律下应区别对待。那么,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网络代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区块链或智能合约协议。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系统能够自主去中心化运行——即无需人工干预或控制。因此,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可以真正实现开放性:系统的网络效应在链上被捕获并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这些网络效应原则上可以被任何人访问和构建。收益在链上捕获并归代币持有者所有,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构建这些网络效应。

相反,公司支持的代币主要从链下系统或无法自主运行的来源获取价值——这些是需要人工干预和控制的中心化系统。这种关系通常是显性的,例如,当代币的价格与某个链下应用、产品或服务的利润挂钩,或者当代币在这些系统中具有实用性时。但这种关系也可能是隐性的,例如,一个没有特定用途或实用性的代币,如果使用了某家公司的品牌,可能会让人推测该公司会推动代币增值。无论哪种情况,如果某个代币与一个无法自主运行的系统有内在联系,并且其价值主要来源于或预期来源于该系统,那么该代币就是公司支持的代币。由于缺乏自治性,即使相关网络表面上是公开的,在实际运作中它仍然是封闭的——就像由单一公司控制的 Web2 社交网络一样——因此,该代币的网络效应归属于控制该系统的公司,而不是用户。

这种网络设计(封闭 vs. 开放)的差异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和监管影响。由于网络代币涉及不受任何人控制的开放式网络,因此它们更类似于商品——它们能够以一种方式运行,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单方面影响或操控与网络代币相关的风险。这种信任依赖的消除,使网络代币有别于证券,并且如果网络通过自身的运行(例如通过程序化回购销毁)为代币创造价值,这种去信任特性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想了解更多代币类型,请阅读我们的代币定义。

相反,公司支持的代币具有类似于证券的信任依赖性:如果某个代币的价值来自由单一实体控制的封闭网络,那么该实体可以单方面改变该代币的预期价值。例如,该控制实体可以调整代币的用途、增加代币供应,甚至随时关闭整个系统。这种特性强烈表明,当人们投资于公司支持的代币时,证券法规应该适用。

以下两个例子可以进一步突出这种区别:

ETH 是网络代币的一个典型例子。它使持有者能够在以太坊网络上进行交易,并为持有者提供对该网络的经济利益。该网络是去中心化的,并且能够自主运行(没有任何个人或管理团队对其进行控制)。因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身已经得出结论,证券法不适用于 ETH。

FTT 则是公司支持代币的典型案例。其价值完全依赖于 FTX 交易所的持续运营,而 FTX 本身是由一家公司运营和控制的中心化交易所。FTX 公司从交易所运营中获取部分公司利润,并用于回购 FTT,从而推动其经济价值。因此,FTT 本质上相当于 FTX 的利润权益——其实用性和价值由 FTX 控制,因此本应受到证券法的监管。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情况可能会变得模糊。但通常可以通过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来判断某个代币是网络代币还是公司支持代币:

  • 该系统的网络设计是否是开放的?
  • 该系统的网络效应是否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
  • 该系统是否能够使独立价值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

如果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从理论上讲,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不再参与,该系统仍应该能够继续运行,即便是以削弱的形式存在。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该系统能够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独立运行。

以下额外的例子可以进一步阐明这些概念:

与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智能合约协议相关的代币通常是网络代币,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运营着这些协议的前端网站和链下路由软件。为什么?

DEX 协议通常是开放网络,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最初的开发团队,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该协议运行前端网站并开发自己的路由软件。这意味着,大多数 DEX 的网络效应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而不是最初构建它们的公司。具体来说,DEX 运行所需的核心流动性由协议本身控制,而非最初的开发团队。

价值可以在多个层面累积,但关键问题在于:价值是否能够独立于最初的开发团队而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通常,DEX 协议内部会嵌入自己的程序化经济机制(通常称为“费用开关”),而前端网站的运营方也会定期向用户收取费用。

至关重要的是,前端层面的费用收取并不影响对网络代币属性的判断,前提是支撑网络代币价值的经济机制可以独立运作,并且不依赖于最初开发团队的链下产品和服务。

换句话说,如果协议的费用开关被激活,那么网络代币的价值将独立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不会受到任何单一公司的前端运营(包括最初开发团队的前端)的影响。这意味着,网络代币在经济上独立于最初的开发团队,并且不受其控制。

因此,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放弃了一个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 DEX,该 DEX 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因此,该系统的代币应被正确归类为网络代币。

再来看游戏领域。虽然完全链上的游戏已经存在,但大多数 Web3 游戏仍然依赖链下服务(如服务器)来运行。然而,一个游戏并非完全链上,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拥有网络代币。如果核心资产——如道具、角色等——是通过区块链发行并记录的,且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控制,那么该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链上网络。因此,该网络可能是开放的,允许任何人基于这些核心资产进行开发(即,这种权限并未被保留给最初的开发团队),这意味着游戏的网络效应可能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非原始游戏开发者。如果该游戏的代币嵌入了程序化的经济机制,使价值能够归属于代币,则可以认为该代币是网络代币——因为即使没有最初的开发团队,该系统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并创造价值。

再来看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协议。许多此类协议结合了链上和链下组件。对于社交网络来说,要实现开放性并使其网络效应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非某个中心化公司,用户必须能够自由地找到彼此并进行交流,即使整个网络的其他部分想要阻止这种交流。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将用户账户注册和发布社交媒体消息所需的认证密钥存储在链上,同时允许任何开发者基于该网络构建自己的客户端;与此同时,帖子和其他用户交互数据可以通过链下“节点”(hubs)网络存储,每个节点都会复制网络的数据和状态。由于这些特性,该网络可以被视为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创建账户,并使用该账户进行发布。此外,由于这些节点由多个独立方维护,该网络对中心化控制具有强大的抵抗能力。因此,即使存在由中心化实体控制的用户应用程序来提供网络访问,该网络仍然可以拥有网络代币。进一步加强该系统的方法是增加程序化的经济机制,使价值归属于网络代币,从而使其在经济上保持独立。

相比之下,考虑一下如果苹果推出一个 App Store 代币会发生什么。持有该代币可能使用户在 App Store 购物时享受折扣,或者该代币可以用来支付应用费用,同时,App Store 内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交易可能会通过智能合约的一部分分配回代币持有者。尽管该系统使用了区块链技术,苹果的代币仍然属于公司支持代币:该系统是封闭的,使用区块链并不会让第三方有机会利用苹果的网络效应,在该系统中构建竞争性的应用商店。此外,该代币的价值来源于苹果公司控制的专有链下产品和服务(即 App Store)。即便存在链上的程序化经济机制,如果苹果公司关闭了 App Store,所有的价值累积都会停止。因此,该代币的风险特征更类似于苹果公司(AAPL)股票,而非网络代币,因此证券法规可能会适用。

在相信某人宣称他们的代币是去中心化的之前,应该仔细思考其价值链是否真的能够在没有人为控制或干预的情况下运作。如果某个代币的价值依赖于无法自主运行的应用、产品或服务的链下运营,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网络代币。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a16zcrypto]。所有版权归原作者 [Miles Jennings, Scott Duke Kominers, Eddy Lazzarin] 所有。如对本文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将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 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负责对本文进行翻译。除非特别说明,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版本。

Partilhar

Conteúdos

网络代币 vs. 公司支持的代币

中级3/10/2025, 7:33:22 AM
区分网络代币与公司支持的代币的独特之处在于,网络代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区块链或智能合约协议。

TL;DR

2025-03-10 15:29:51 星期一
区分网络代币和公司支持的代币可能并不容易,因为这两种代币都可能具有实用性,并且其价值可能部分来自区块链的链上运作,也可能部分源于公司的链下努力。但区分它们至关重要:网络代币和公司支持的代币对持有者而言存在截然不同的风险,因此在适用法律下应区别对待。那么,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网络代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区块链或智能合约协议。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系统能够自主去中心化运行——即无需人工干预或控制。因此,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可以真正实现开放性:系统的网络效应在链上被捕获并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这些网络效应原则上可以被任何人访问和构建。收益在链上捕获并归代币持有者所有,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和构建这些网络效应。

相反,公司支持的代币主要从链下系统或无法自主运行的来源获取价值——这些是需要人工干预和控制的中心化系统。这种关系通常是显性的,例如,当代币的价格与某个链下应用、产品或服务的利润挂钩,或者当代币在这些系统中具有实用性时。但这种关系也可能是隐性的,例如,一个没有特定用途或实用性的代币,如果使用了某家公司的品牌,可能会让人推测该公司会推动代币增值。无论哪种情况,如果某个代币与一个无法自主运行的系统有内在联系,并且其价值主要来源于或预期来源于该系统,那么该代币就是公司支持的代币。由于缺乏自治性,即使相关网络表面上是公开的,在实际运作中它仍然是封闭的——就像由单一公司控制的 Web2 社交网络一样——因此,该代币的网络效应归属于控制该系统的公司,而不是用户。

这种网络设计(封闭 vs. 开放)的差异带来了实质性的经济和监管影响。由于网络代币涉及不受任何人控制的开放式网络,因此它们更类似于商品——它们能够以一种方式运行,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单方面影响或操控与网络代币相关的风险。这种信任依赖的消除,使网络代币有别于证券,并且如果网络通过自身的运行(例如通过程序化回购销毁)为代币创造价值,这种去信任特性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想了解更多代币类型,请阅读我们的代币定义。

相反,公司支持的代币具有类似于证券的信任依赖性:如果某个代币的价值来自由单一实体控制的封闭网络,那么该实体可以单方面改变该代币的预期价值。例如,该控制实体可以调整代币的用途、增加代币供应,甚至随时关闭整个系统。这种特性强烈表明,当人们投资于公司支持的代币时,证券法规应该适用。

以下两个例子可以进一步突出这种区别:

ETH 是网络代币的一个典型例子。它使持有者能够在以太坊网络上进行交易,并为持有者提供对该网络的经济利益。该网络是去中心化的,并且能够自主运行(没有任何个人或管理团队对其进行控制)。因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本身已经得出结论,证券法不适用于 ETH。

FTT 则是公司支持代币的典型案例。其价值完全依赖于 FTX 交易所的持续运营,而 FTX 本身是由一家公司运营和控制的中心化交易所。FTX 公司从交易所运营中获取部分公司利润,并用于回购 FTT,从而推动其经济价值。因此,FTT 本质上相当于 FTX 的利润权益——其实用性和价值由 FTX 控制,因此本应受到证券法的监管。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情况可能会变得模糊。但通常可以通过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来判断某个代币是网络代币还是公司支持代币:

  • 该系统的网络设计是否是开放的?
  • 该系统的网络效应是否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
  • 该系统是否能够使独立价值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

如果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从理论上讲,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不再参与,该系统仍应该能够继续运行,即便是以削弱的形式存在。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意味着该系统能够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独立运行。

以下额外的例子可以进一步阐明这些概念:

与大多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智能合约协议相关的代币通常是网络代币,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运营着这些协议的前端网站和链下路由软件。为什么?

DEX 协议通常是开放网络,这意味着不仅仅是最初的开发团队,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该协议运行前端网站并开发自己的路由软件。这意味着,大多数 DEX 的网络效应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而不是最初构建它们的公司。具体来说,DEX 运行所需的核心流动性由协议本身控制,而非最初的开发团队。

价值可以在多个层面累积,但关键问题在于:价值是否能够独立于最初的开发团队而归属于协议和代币持有者?通常,DEX 协议内部会嵌入自己的程序化经济机制(通常称为“费用开关”),而前端网站的运营方也会定期向用户收取费用。

至关重要的是,前端层面的费用收取并不影响对网络代币属性的判断,前提是支撑网络代币价值的经济机制可以独立运作,并且不依赖于最初开发团队的链下产品和服务。

换句话说,如果协议的费用开关被激活,那么网络代币的价值将独立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不会受到任何单一公司的前端运营(包括最初开发团队的前端)的影响。这意味着,网络代币在经济上独立于最初的开发团队,并且不受其控制。

因此,即使最初的开发团队放弃了一个符合上述所有标准的 DEX,该 DEX 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因此,该系统的代币应被正确归类为网络代币。

再来看游戏领域。虽然完全链上的游戏已经存在,但大多数 Web3 游戏仍然依赖链下服务(如服务器)来运行。然而,一个游戏并非完全链上,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拥有网络代币。如果核心资产——如道具、角色等——是通过区块链发行并记录的,且不受任何单一实体控制,那么该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链上网络。因此,该网络可能是开放的,允许任何人基于这些核心资产进行开发(即,这种权限并未被保留给最初的开发团队),这意味着游戏的网络效应可能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非原始游戏开发者。如果该游戏的代币嵌入了程序化的经济机制,使价值能够归属于代币,则可以认为该代币是网络代币——因为即使没有最初的开发团队,该系统仍然能够继续运行并创造价值。

再来看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协议。许多此类协议结合了链上和链下组件。对于社交网络来说,要实现开放性并使其网络效应归属于代币持有者而非某个中心化公司,用户必须能够自由地找到彼此并进行交流,即使整个网络的其他部分想要阻止这种交流。其中一种实现方式是,将用户账户注册和发布社交媒体消息所需的认证密钥存储在链上,同时允许任何开发者基于该网络构建自己的客户端;与此同时,帖子和其他用户交互数据可以通过链下“节点”(hubs)网络存储,每个节点都会复制网络的数据和状态。由于这些特性,该网络可以被视为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开放的区块链智能合约创建账户,并使用该账户进行发布。此外,由于这些节点由多个独立方维护,该网络对中心化控制具有强大的抵抗能力。因此,即使存在由中心化实体控制的用户应用程序来提供网络访问,该网络仍然可以拥有网络代币。进一步加强该系统的方法是增加程序化的经济机制,使价值归属于网络代币,从而使其在经济上保持独立。

相比之下,考虑一下如果苹果推出一个 App Store 代币会发生什么。持有该代币可能使用户在 App Store 购物时享受折扣,或者该代币可以用来支付应用费用,同时,App Store 内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交易可能会通过智能合约的一部分分配回代币持有者。尽管该系统使用了区块链技术,苹果的代币仍然属于公司支持代币:该系统是封闭的,使用区块链并不会让第三方有机会利用苹果的网络效应,在该系统中构建竞争性的应用商店。此外,该代币的价值来源于苹果公司控制的专有链下产品和服务(即 App Store)。即便存在链上的程序化经济机制,如果苹果公司关闭了 App Store,所有的价值累积都会停止。因此,该代币的风险特征更类似于苹果公司(AAPL)股票,而非网络代币,因此证券法规可能会适用。

在相信某人宣称他们的代币是去中心化的之前,应该仔细思考其价值链是否真的能够在没有人为控制或干预的情况下运作。如果某个代币的价值依赖于无法自主运行的应用、产品或服务的链下运营,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网络代币。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a16zcrypto]。所有版权归原作者 [Miles Jennings, Scott Duke Kominers, Eddy Lazzarin] 所有。如对本文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将及时处理。
  2. 免责声明: 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Gate Learn 团队负责对本文进行翻译。除非特别说明,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版本。
Comece agora
Registe-se e ganhe um cupão de
100 U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