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ART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ART、Launchpool、交易賽或餘幣寶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600 AR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2日 12:00 – 9月17日 24:00 (UTC+8)
📌 相關詳情:
Gate Launchpool:抵押 GT 領取 ART 空投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996
ART 交易賽:分享總獎池 208,334 ART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047
Gate 餘幣寶:ART 7天定期投資,年化收益高達 500% APR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046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ART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交易賽 / 餘幣寶) 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ART创作大赛#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 一等獎(1名):500 ART
🥈 二等獎(2名):250 ART/人
🥉 三等獎(6名):100 ART/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比特幣VS黃金:數字黃金正在取代千年王者
原文標題:爲什麼比特幣是一種更好的“黃金”?
作者:Bill Qian
轉載:White55,火星財經
本文是《如何在亂世保護你的財富》的姊妹篇,我們來一步步討論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到底什麼是財富儲值;第二,爲什麼黃金成了近代的贏家,第三,爲什麼比特幣會是21世紀以及未來更好的“黃金”。
過去5000年,“最佳儲值資產”的競爭一直存在,但黃金憑藉其稀缺性和歷經千年形成的價值共識,逐漸成爲財富儲值的王者。但同時,比特幣正在慢慢消解和撼動黃金的市場地位,也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們這代人帶來了史詩級的財富創造和財富轉移的機會。
金錢的歷史
要比較黃金和比特幣,我們先聊聊這個品類最大的目錄:金錢。金錢具有三大核心功能: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計價單位(unit of account)和財富儲值(store of value)。從貝殼、銅錢到現代法幣(如美元、歐元),交易媒介和計價單位不斷迭代。而黃金、白銀、土地及藍籌股則長期作爲主流儲值選擇。在貨幣史上,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Bretton Woods System)的美元是少數能同時承擔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財富儲值三大職能的貨幣,但這只是特例,並不常見;而且美元作爲三合一的角色,在1971年尼克松電視講話後,也逐漸瓦解了。有人會說:那爲什麼新興市場的很多人都希望使用美元,儲蓄美元?哪怕從數據上顯示,美元在持續貶值?我覺得答案是:因爲他們沒有更好的選擇;他們的本國貨幣更爛。這個話題就涉及到穩定幣了,下期再聊。
黃金是如何成爲今天的“黃金”的?
財富儲值的好標的,要滿足5個特性:稀缺性(scarcity)、耐用性(durability)、便攜性(portability)、可分割性(divisibility)和社會共識(social consensus)。白銀、土地、鑽石都很難在這5個指標上打敗黃金。於是,花了上萬年的時間,黃金終於贏得了人類的共識和心智,成爲了財富儲值幾乎唯一的標的。
那黃金的局限有哪些?
儲藏黃金需要昂貴的安全金庫、保險,有時甚至要承擔運輸成本,數量越大開銷越高。二戰期間,巴黎銀行保險櫃裏的黃金就被德軍直接掠奪,這件事給我最大的啓示就是:the safe in the bank, is not safe at all.
在極端年代,黃金變現的成本很高。二戰中就出現過類似情況,無論你是在上海、巴黎,還是阿姆斯特丹,黃金交易通常面臨高額折扣,往往比現貨價低 30-50%,而在高風險環境下折扣更大。更糟糕的是,在衝突地區交易黃金往往伴隨嚴重的人身風險——一旦別人知道你持有金條,被搶劫和撕票都是隨時可能的。
政府還會通過沒收和價格管制的方法,來進一步破壞持有黃金的可靠性。比如 1933 年,美國要求公民以低於市場的固定價格交出大部分黃金,否則將面臨嚴厲處罰。請注意:當時美國政府要求所有公民的黃金以 每金衡盎司 20.67 美元 的固定價格交出。隨後,1934 年通過《黃金儲備法》(Gold Reserve Act),政府將黃金官方價格 重新估值爲每金衡盎司 35 美元。這意味着讓全體公民手上的黃金在短短一年內就被“貶值”了約 41%。美國當時共徵收了超過 2600 噸黃金,這直接改變了貨幣政策,也爲後來在 1971 年徹底終結金本位埋下伏筆。這一切,都發生在全世界可能最尊重私有產權制度的燈塔國,20世紀的美國。
除此之外,在今天的數字經濟中,黃金不夠“數字化”的局限也很明顯。比如,你沒有辦法通過任何一個電子錢包給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另外一個地址發送一公斤的黃金。
2009年,比特幣出現了!它到底是什麼?
2009 年,由化名 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 創立的比特幣,是第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它運行在一個全球的,公開的,開放的計算機網路上(俗稱區塊鏈,我一直覺得這個名字很難懂)——這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和驗證的共享數字帳本。**新的比特幣通過“挖礦”產生:計算機需要解決復雜的數學難題,將交易打包成新的“區塊”並添加到區塊鏈中,“礦工”因此獲得新生成的比特幣作爲獎勵。這個過程確保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與順暢運行。
比特幣的特點是什麼?
稀缺性(scarcity):由於總量被限定在 2100 萬枚,比特幣避免了黃金因採礦而帶來的每年 1.5%–2% 的通脹。
耐用性(durability):作爲一種數字資產,它永續耐用,不會出現物理損耗。
便攜性(portability):今天,如果你要攜帶100萬美元價值的黃金穿越戰區,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按照今天的價格,100萬美元的黃金,重量是12.4 公斤,你沒有辦法帶上飛機,如果開車帶着它更加危險。但是比特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可分割性(divisibility):比特幣的可分割性極高,最小單位可達 一億分之一枚,目前來看切割的已經足夠小了。
社會共識(social consensus):這是過去16年,可能大家爭論最多的點,也是各種其他幣去挑戰比特幣的動機所在。無論比特幣和比特幣社區在過去16年做對了什麼,今天我們都得接受一個事實,就是它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社會共識。到 2024 年,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川普和普丁,都認可了比特幣,雖然出於不同的動機,川普覺得這是創新,是化債的工具,是川普家族可以隨意撒歡的自由開放資本市場;普丁認可比特幣,是因爲俄國人發現原來有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網路,這些年北約對俄國的制裁,就是一個紙糊的恐嚇。沒有了swift網路,俄國人依然還有區塊鏈網路。此外,還有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ackRock) 的創始人 Larry Fink,自 2023 年開始公開支持比特幣,並在 2024 年推出比特幣 ETF,稱其爲“數字黃金”。Larry管理着12.5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2024年GDP的11%。還有馬斯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他的背書太多了,不贅述了。
我們再來看看比特幣的市場表現
自 2010 年以來,比特幣的平均年化回報率高達 167%,是標普 500 指數的 14 倍,是黃金的 24 倍。如今,其 2.3 萬億美元的市值 已經超越了全球白銀**(2.1 萬億美元)和** **人類文明最大的燃料提供商沙特阿美(1.8 萬億美元)。**作爲一家“1人企業”,比特幣堪稱歷史上最具有槓杆效應的企業。說到對於一個人的才能的槓杆,一般認爲有四種:labour、capital、code和media。但撬動這4個的原動力,我想應該是講故事的能力,畢竟這個世界最終是由講故事的人推動和塑造的,從宗教領袖,到馬克思,再到中本聰。中本聰就是一個偉大的storyteller。
比特幣的未來展望
經過 16 年的發展,比特幣在全球 900 萬億美元的財富中僅佔 0.22%,依然只是一個微小的資產。目前全球大約有 1 億比特幣持有者,僅佔 56 億互聯網用戶的 2.5%。這意味着比特幣的採用率仍處在早期階段,相當於更廣闊市場的“創新者階段”。這一情況與 2000–2001 年的互聯網普及相似——當時大約有 4 億用戶,與如今約 4.5 億加密貨幣用戶的規模接近,都標志着一個初始增長時期。
如果未來,比特幣持有者從 1 億增加到 56 億(相當於今天的互聯網用戶數量),並且得到全球機構與主權政府的廣泛採用,那比特幣的價格會到多少?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會去嘗試預測比特幣未來很快會到100萬美元的原因,因爲100萬美元基本會讓比特幣的市值追平今天的黃金的市值。
最後,你可以做什麼? 開始建立屬於你的比特幣持倉。
第一,確立你的投資期限。歷史數據顯示,大多數投資者在市場擇時方面表現不佳。除非具備卓越的工具、紀律,以及對高頻信號的獲取能力,否則長期策略——如被動投資、定投(Dollar-Cost Averaging)、以及有紀律的再平衡——往往比試圖預測市場波動更爲有效。一個按時間加權的方法,例如在未來 12–36 個月內持續投資比特幣,是較爲穩妥的做法。經常有朋友最近諮詢我說,作爲新手,想一把幹進去。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成爲一個理性的逆向投資者,在所有人都情緒高昂的時候,保持懷疑和審慎。這也是我一直很推薦定投的原因,定投本身就是承認自己作爲一個芸芸衆生,在預測市場能力時的渺小,而承認自己的渺小,本身已經戰勝了絕大多數人。
第二,確定你的合理配置比例。將家庭淨資產的至少 5% 配置於比特幣,是一個謹慎的起點。這與傳統投資組合策略相呼應:通常將 5–15% 配置於黃金(避險資產),以增強穩定性並降低風險。以 瑞·達利歐 (Ray Dalio) 的全天候(All Weather)投資組合爲例,其中 **15% 的資產配置於Hard Assets(**黃金/大宗商品)。所以我認爲5%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第三,開始行動。可向 AI 助手直接發問:“作爲一名已完成 KYC 驗證、居住在 [填寫所屬司法管轄區] 的用戶,我該如何購買比特幣?”
You are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