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最新預言:AI 時代人類每週僅工作 2 天,這三大職業將成為「鐵飯碗」

robot
摘要生成中

「有些職業永遠無法被取代——比如沒人會想看機器打棒球比賽。」

‍‍‍‍

編譯:元宇宙之心

自 2022 年 OpenAI 推出 ChatGPT 以來,AI 產業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此前 Chat Studio 生成的吉卜力風格圖像引發全網熱議,就連好萊塢也擔憂創意產業將被 AI 顛覆。

在這股職業焦慮浪潮中,這位億萬富翁在 Jimmy Fallon 採訪中給出了讓人安心的回答。

蓋茨談 AI 職業替代

訪談中蓋茨坦言:「未來數年內,AI 必將接管大部分工作。」

但他同時強調,當前專業人才仍然稀缺,人類仍需依賴各領域專家,比如「頂尖醫生」或「優秀教師」。不過他也預言:隨著 AI 發展,十年後優質醫療諮詢和教學輔導將變得觸手可及。

這位億萬富翁特別指出:「有些職業永遠無法被取代——比如沒人會想看機器打棒球比賽。人類總會保留專屬領域,但在製造、物流和農業生產方面,這些都將成為被 AI 攻克的基本問題。」

三大「AI 免疫」職業

蓋茨還列舉了三個專業:編碼人員,生物學家和能源專業人士,目前很難被取代。

程序員:蓋茨指出,開發 AI 系統和編寫代碼的工作將會是穩定安全的。儘管 AI 已能自動生成代碼,但軟件開發的核心競爭力,包括適應力、問題解決能力和精準度,仍掌握在人類手中。特別是在調試代碼、優化系統及推動 AI 技術迭代方面,人類開發者將繼續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生物學家:雖然 AI 在數據處理和輔助診斷方面表現出色,但形成研究假設、設計實驗路徑等需要突破性思維的科研工作,仍是生物學家獨佔的領域。蓋茨指出,人工智能無法提出假設,在基因編輯、新藥研發等前沿領域,人類科學家仍將是推動醫學進步的核心引擎。

能源專家:談到能源行業時,蓋茨指出,儘管 AI 可以提高效率,但在碳中和轉型的複雜棋局中,涉及技術路線選擇、地緣政治平衡等戰略性決策,依然需要人類專家運籌帷幄。特別是在危機管理與長期戰略規劃方面,人類的系統思維具有決定性優勢。

人類未來幾乎不用工作?

此外,比爾·蓋茨還表示,我們的工作方式可能在未來十年發生鉅變。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人類未來或許每週只需工作兩到三天。

「未來的工作會是什麼樣?我們可能只需要每週工作兩三天?」蓋茨在訪談中發問。他指出:「按照當前 AI 的創新速度,人類將不再需要參與大多數工作。」

這並非蓋茨首次提出該觀點。早在 2023 年 OpenAI 的 ChatGPT 剛剛興起時,他就預言「最終」會形成每週工作三天的新常態。

後來在 Trevor Noah 的 What Now 播客中,蓋茨強調:「從宏觀角度看,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工作」,並呼籲人們從全職工作中解放後,應重新思考如何利用時間。

縮短工時的爭議觀點

儘管蓋茨描繪了減少工時的未來圖景,部分印度商界領袖卻持截然相反立場。Infosys 聯合創始人 Narayana Murthy 曾建議,印度人每週應工作 70 小時以保持國際競爭力,不過他補充稱這更多是個人選擇而非強制要求。

Larsen&Toubro 公司董事長 SN Subrahmanyan 想得更遠,他在一段舊視頻中甚至表示後悔沒讓員工週日加班,此前他主張每週工作 90 小時——然而這些言論引發了強烈反對。

與蓋茨共鳴的聲音

持相似觀點的商界領袖不止蓋茨一人。

摩根大通 CEO Jamie Dimon 近期表示,AI 可能讓人類實現每週工作三天半。日本也在進行相關嘗試,東京都政府近期推出四天工作制試點,不過其主要目的是應對少子化問題。

隨著職業倦怠席捲全球職場,蓋茨對 AI 驅動的工作周的願景可能會比預期的時間要更快。

原文來源於: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