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讯,据彭博社报道,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掌舵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近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短炒”操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稳定币USDC发行商)上市后股价飙涨逾**600%** 之际,方舟果断出手,**短短数日抛售约150万股Circle股票,套现高达3.33亿美元(彭博估算)**。**精准布局,三周翻倍!方舟火速获利了结*** **核心事件:** 凯茜·伍德减持Circle股份,方舟投资高位套现。* **关键数据:** 套现金额约**3.33亿美元**,涉及**ARKK, ARKW, ARKF**三只ETF。* **时间线:** 方舟旗下三只ETF在Circle上市首日(6月5日)斥资约**3.73亿美元**购入450万股。仅仅三周后,在股价飙升之际,方舟启动减持。* **结果速览:** 得益于Circle股价的“火箭式”上涨,方舟通过此次减持很可能已收回大部分初始投资成本,实现短期巨额盈利。彭博情报ETF分析师Athanasios Psarofagis指出:“方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让投资翻倍。他们在股价上涨时卖出并不罕见。”**减持细节曝光,方舟仍是重要股东*** **旗舰基金领抛:** 资产规模达**65亿美元**的旗舰基金ARK Innovation ETF (ARKK) 减持力度最大,卖出**120万股**。* **其他基金跟随:** ARK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ETF (ARKW) 和 ARK Fintech Innovation ETF (ARKF) 也同步进行了减持操作。* **持股地位:** 尽管大幅减持,彭博汇编数据显示,方舟投资整体仍是Circle的**第八大股东**。**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解读*** **股价波动:** 受方舟减持等消息影响,Circle股价周二盘中一度**暴跌16%**。* **策略解读:** Strategas Research高级ETF分析师Todd Sohn表示:“获利了结是方舟投资策略的自然组成部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是否会清仓,那将引发类似英伟达事件的风险担忧。”(注:方舟在2023年曾于英伟达股价因AI热潮起飞前清仓,错失后续巨大涨幅)* **Circle现状:** 作为市场份额第二大的稳定币USDC发行商,Circle自本月初上市以来表现堪称现象级。目前估值约**500亿美元**,跻身Robinhood等顶级金融科技公司行列,成为最受瞩目的加密货币相关IPO之一。**方舟基金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年内亮眼:** 自4月以来,方舟旗下三只ETF的表现均**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至少六倍**。* **重仓股特斯拉立功:** 旗舰基金ARKK的头号重仓股特斯拉(TSLA)同期表现超越标普500指数三倍以上,尽管伍德对该股5年目标价2600美元的极度乐观预期仍存争议。* **资金流出隐忧:** 与2021年鼎盛时期动辄数十亿美元月流入相比,散户投资者对方舟基金的热情已明显降温。彭博数据显示,ARKK今年迄今正经历连续第七周资金外流,ARKW和ARKF的资金流动也较为波动。**投资者启示:**凯茜·伍德此次对Circle的“买入后快速逢高减持”操作,再次展现了其灵活的交易策略。对于关注加密货币概念股和方舟投资动态的投资者而言:1. **短期暴涨蕴含回调风险:** Circle上市后的惊人涨幅积累了巨大获利盘,方舟的减持可能成为股价调整的催化剂。2. **方舟操作值得跟踪但非绝对信号:** 方舟的波段操作是其策略一部分,需结合其整体持仓变动(如是否清仓)及基本面综合判断。3. **加密货币概念股波动剧烈:** 涉足该领域的公司股价往往大起大落,投资者需具备高风险承受能力。**这是落袋为安的精明决策,还是可能重蹈英伟达覆辙的短视行为?或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Cathie Wood高位减持Circle,三周狂揽数亿美元利润!方舟投资精准套现引关注
Gate讯,据彭博社报道,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掌舵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近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短炒”操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稳定币USDC发行商)上市后股价飙涨逾600% 之际,方舟果断出手,短短数日抛售约150万股Circle股票,套现高达3.33亿美元(彭博估算)。
精准布局,三周翻倍!方舟火速获利了结
减持细节曝光,方舟仍是重要股东
市场反应与分析师解读
方舟基金表现与投资者情绪
投资者启示: 凯茜·伍德此次对Circle的“买入后快速逢高减持”操作,再次展现了其灵活的交易策略。对于关注加密货币概念股和方舟投资动态的投资者而言:
这是落袋为安的精明决策,还是可能重蹈英伟达覆辙的短视行为?或许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