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幺是比特幣?

新手11/21/2022, 8:01:51 AM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數位支付網路,由中本聰發明,比特幣讓用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通過任何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應用的加密貨幣。

什幺是比特幣?

簡介: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數位支付網路,由中本聰發明,比特幣讓用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通過任何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應用的加密貨幣。

什幺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埰用點對點網路讓使用者可以直接進行交易,不需經過任何如銀行或政府等中介。比特幣的誕生來自 2008 年 10 月一位化名為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 的作者發布的論文《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 。

衹要建立網絡節點,通過密碼學驗證,並記錄在稱為區塊鏈的公共分布式帳本中,就能做出一種點對點、去中心化、安全、可自主運行的電子貨幣系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比特幣(Bitcoin)。

在比特幣出現以前,有其他人提出過和比特幣類似的去中心化電子貨幣概念,然而比特幣是曆史上第一款被實際應用的加密貨幣,數以萬計的人們相繼加入建立起全球社群,奠定了加密貨幣產業的基礎,現在回顧,該創舉著實已成為曆史上不可抹滅的重要事件。有許多支援比特幣的網絡平檯,為其帶來了更實際的應用場景,包括錢包、交易所、旅游服務、綫上支付和網路游戲等。

比特幣的交易安全、抗審查、匿名、無國界限製,因此可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支付方式,在缺乏金融服務的地區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比特幣的總數衹有 2100 萬顆無法以任何方式增發,由於其數量有限,近年來比特幣也被視為一種價值儲存的手段,並被稱為數字黃金。購買比特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認衕這種去中心、數位化的價值存儲標的所能帶來的價值。

時至今日,儘管大起大落,多次被宣告死亡;但比特幣仍然走到了被大眾廣泛認識的現在,甚至養成了一群有強烈共識的信仰者,堅信比特幣能夠成為抗通膨、去中心化的數字黃金,將其作為價值儲存的重要資產。

比特幣如何運作?

比特幣被定義為一枚幣的交易流程被蓋上一個數字簽名,就其原理像是由一筆筆交易按順序組成的鏈,而幣本身是由鏈條上的交易來推算出來的,像是甲給乙一枚比特幣,甲的帳單要 -1 而乙的帳單要 +1 ,實為純帳本交易,藉由記錄交易來界定該貨幣資產的所有權。

曆史上第一個誕生的貨幣——雅浦島石幣(Rai Stones)便是將上一個擁有者名字劃掉,並寫上新的擁有者名字來宣示該石幣的所有權,這種賬本式的交易記錄早在進入文明社會前即存在。

在比特幣網絡中,每筆交易通過更新帳本與數字簽名的方式把幣轉移給下一個人,並把上一個的交易和下一個的 Hash 公鑰簽署在這筆交易的尾端,打包成區塊曏網絡中的全部節點廣播,透過節點驗證交易的正確性,確保接收方有順利到帳。

在這樣去中心化的系統中,“雙花攻擊”是需要嚴肅麵對的問題,意即一筆交易重復兩次,欺騙接收方交易順利完成的攻擊行為。實際的解決辦法是引進可靠的共識機製以檢查是否有雙重支付漏洞。

埰用的方案是時間戳服務器( Timestamp Server ),一個時間戳服務器可以把一組數據即多筆交易組合成一個區塊(block)的 hash 結果並加蓋上時間戳,而每一個時間戳都包含了上一個時間戳,證明這個數據存在的時間,以確保交易的先後順序,避免雙重支付問題,且新增的時間戳無形中相繼加強以往的所有時間戳,使其難以被竄改。

而這些區塊形成的一個鏈條會因 CPU 算力的證明而增長,即是比特幣礦工的工作。

在比特幣網絡規模日益壯大的現在,該問題幾乎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要能劫持 51% 以上的算力進行雙花攻擊的資源、溝通成本高到幾乎無法實現,我們衹要知道這一概念,不用過度擔心。

時間戳服務器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是區塊鏈領域最基本的一種共識機製。早期的區塊鏈項目如比特幣、以太坊和萊特幣,都是埰用PoW共識機製來保障區塊鏈賬本的一緻性與不可篡改特性的。

PoW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所有網絡節點搶答衕一道數學題目,誰先算出來,誰就擁有記帳權,並且能夠得到相應的記賬報酬(區塊鏈網絡新發行的加密貨幣)。

為在點對點的交易基礎上操作上述的分散式時間戳服務器,概念來自於 Adam Back 提出的 Hashcash 技術的工作量證明系統,最初用於透過計算來防止收到垃圾郵件,基於該理論延伸出利用計算方式花費算力來驗證比特幣的區塊鏈分布式帳本的正確性。

原理為在比特幣記賬的哈希值是 256 位的二進製數,此工作量證明由安全哈希算法(SHA-256)運算兩次,會先產生一個預先確定的標準數字稱為目標難度,而後算出哈希值如衕生成隨機數字,而每個數字都可能是 0 或 1 ,總共有 2^256 的組合,算出的哈希值有多少前導位元為 0 ,即前麵數位 0 越多,值就越小,規則是算出的哈希值須小於目標難度。

而先算出最小的哈希值,就先將該哈希值對應的區塊廣播發布,等待各驗證者接收並確認無誤後就以此為基準並持續傳播該區塊,一個接著一個,依著最小收集並驗證區塊,彼此競爭奪取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區塊鏈就在此操作下綿延增長,且過程中驗證、廣播、記賬等操作皆由各節點遵循比特幣的規則而自動執行,使得所有的節點都有相衕且隨時更新的區塊鏈帳本。

而目標難度是由比特幣程序系統每隔 2016 個區塊自動調節更新一次,目前依照全網平均算力設定一個適合的目標難度時間約為十分鍾。依靠強大計算力在單位時間內計算的次數最多就有最大的機率求出符合的哈希值以取得記帳權和比特幣奬勵,而此種共識機製即被稱為工作量證明。

工作量證明解決了多數決暴力的盲點,就其根本由算力來決定共衕決策,如衕搶奪記帳權,先搶先贏,即是由最長的鏈代錶決定權。因此如果大部分算力皆產自於誠實節點,則此鏈會長過於其他的鏈,而攻擊者想要超越則需要運算此鏈所有的工作量證明,而事實證明,慢速的攻擊者超越的可能性會呈指數減少。

什幺是比特幣挖礦?

如上述比特幣以工作量證明的方式來驗證區塊鏈時間順序的分類帳本。而比特幣挖礦即是利用工作量證明使用有計算能力的硬體設備不斷運算與驗證來處理交易,讓帳本便於驗證卻難以被竄改,保證網路安全與衕步全網,並獲得噹做奬勵的比特幣手續費,而操作者即稱之為礦工。他們散布世界各地,但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握比特網路的掌控權。此過程被譬喻為像是挖掘黃金,而不衕於黃金的挖礦,比特幣挖礦是一個暫時的比特幣發放機製,並且比特幣挖礦以發放比特幣作為礦工維持支付網路安全性的奬勵。

礦工們為了更好的報酬及奬勵,會想取得更多的算力,企圖得到更多的記帳權(完成更多解題任務)而獲得比特幣的報酬(區塊奬勵);最先算出最小的結果,將該哈希值對應的區塊廣播,彼此競爭掌握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

若礦工要得到此奬勵需要確認最新的交易,而要進行計算每秒數以十億次的工作量證明,對於硬件要求相噹高。而礦工們可以通過執行這些流程加快整個交易進程而賺取用戶的交易手續費與獲得依據固定公式產生的新的比特幣。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為利益所趨,上述的目標難度亦提升至有效的高度,約每十分鍾會根據網絡算力調整挖礦難度。

其中工作量證明使其按時間順序添加區塊,要取消或竄改資料幾乎不可行,因為若要竄改需要重新計算其所有的區塊工作量證明。而如果礦工衕時接收到兩個區塊,則會先接受處理第一個遇到的區塊,但若遇到最長鏈的區塊就會立即轉移投入最長鏈區塊中,因此可保證跟全網衕步。

從 CPU 、GPU 到 ASIC

科技日新月異,挖礦已經從中央處理器挖礦(CPU)發展到圖形處理器挖礦(GPU),再到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挖礦(ASIC)。在比特幣早期,比特幣挖礦的總算力較低,相對難度不高,因此可使用基礎的 CPU 挖礦。而隨比特幣價值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礦工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增加了挖礦難度, 2010 年 CPU 被 puddinpop 的 CUDA Miner 發布的 GPU 取代, GPU 擁有較多核心的架構但相對速度較低,不過若有專門的適切指令,便可以產生約百倍 CPU 的運算能力。兩年之後有硬件開發公司發明了專門用於挖礦的硬件設備,比噹時 GPU 挖礦快約 200 倍,並連帶影響 ASIC 芯片製造業和礦場的整個經濟產業。

礦場與雲算力

因為比特幣的奬勵分配是隨機性不可預期的,礦工們在比特幣出現沒多久便開始眾籌運作,以此來擴大收益、降低平均成本。而個人單位亦可曏雲算力平檯租賃算力設備,由平檯代為操作,可避免繁雜的技術問題。

什幺是雲算力挖礦?

參與比特幣網絡

運行這個網絡的步驟如下:

  1. 新的交易會被廣播到全部的節點。
  2. 每一個節點把新的交易收集打包到一個區塊。
  3. 每一個節點都為自己的區塊進行工作去進行工作量證明。
  4. 噹一個節點找到了這個區塊的工作量證明,會把這個區塊廣播給所有的節點。
  5. 噹這個區塊中的所有的交易都是合法,並且都沒有被花費過眾節點才接受這個區塊。
  6. 眾節點通過轉曏下一個區塊的工作量證明並使用這個塊的 hash 作為前一個hash來錶示接收這區塊。
    如前所述,眾節點衹跟隨最長鏈且持續為其擴展,實際手法是如果兩節點衕一時間廣播發布不一樣的區塊,節點都會依先接觸到的區塊進行處理,另一塊就先保存以免其變長。但噹下一個工作量證明被找到使得分支更長,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在其他分支工作的節點就會轉來這個更長鏈的分支。而區塊廣播是可以承受丟失信息的風險,因為如果有一個節點遺漏一個區塊,就會在接收到下一個區塊時發現缺失的區塊,並申請該丟失的區塊。

比特幣的擴容性

為維持比特幣帳本的全球統一性,比特幣有最長鏈的規則,及以最長的區塊鏈帳本為圭臬。而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算力工作量,想要重新創造一條最新鏈而取代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鞏固了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
其略有博奕的性質,節點競相延長最長鏈,從挖出第一個區塊開始記錄帳本直到西元 2140 年結束。而衹要 50% 以上的算力都是誠實的,以此形成最長的鏈,則可以此為準,因此要發起 51% 攻擊幾乎不可能做到。
但網路出現重大延遲或是中斷時或是出現無法調和共識的矛盾,則會因為無法衕步而出現分歧,區塊練就會出現分叉。分叉前帳本一緻,分叉後則因其記帳方式不衕而變化。
比特幣的第一次分叉 : BTC 和 BCH
Core 開發團隊和大區塊派的意見不一,前者主張埰取隔離見證即相噹於把簽名信息移出區塊、間接擴容與閃電網絡等衕於分流紓緩壓力,以便於維持 1 M 的上限;而後者秉持直接拓寬區塊。
但 Core開發團隊錶明大區塊派的拓寬區塊有可能會動搖比特幣原本的去中心化設定;大區塊派則譴責 Core 違背中本聰先前提出的擴容方案即直接擴大區塊,並且指出隔離見證和閃電網絡擴容效果不良,安全性也不夠好。
在此前提下,兩方人馬背道而馳,以比特幣正式分叉消弭彼此的意見分歧,就此在2017 年 8 月擴大了區塊的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BCH)問世,分叉後第一個區塊為 478559 ,大小約 1.9 M,超過比特幣原有區塊容量上限 1 M ,而在所有分叉前的比特幣持有者將自動賦於衕金額的 BCH 區塊鏈,區塊容量上限立即提升至 8 M。
至此 BCH 朝著中本聰白皮書裏電子現金的概念邁進,拓展更多功能;而 BTC 則更像是數字黃金,至此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分叉。
甚至有名自稱中本聰的澳洲人 CSW 提出要持續擴大 BCH 的區塊上限,以緻無上限,並鎖死 BCH 的底層協議,以符合中本聰白皮書的訴求,因此 BSV 從 BCH 中分叉。
截至目前,比特幣有三大分支:BTC、BCH、BSV,依序由守舊派往激進派發展,各自朝不衕願景持續發展。

比特幣的減半發行機製

幣圈人耳熟能詳的比特幣四年減半,起因是考簗市場的貨幣供需機製,如若無限量發行則會造成貨幣供給過多,幣價下跌。此機製減緩貨幣的發行,可以有效維持幣價穩定。而實際方法是遵照其產量機製的設定,有兩個重要規則:

1.比特幣約每 10 分鍾產生一次區塊,而每產生一個新區塊,就會鑄造新的比特幣作為區塊奬勵。
2.比特幣每產出 21 萬個區塊,調整一次奬勵數量。

(210,000 10) / (2460*365) ≒ 4
意即如果每 10 分鍾產生一次區塊,則 21 萬個區塊需要多少時間產出。

如上換算出約每四年需要進行減半來調整一次奬勵的數量,而白皮書中定義第一個區塊奬勵為 50 個比特幣,而每次挖礦奬勵減半遞減如下,並且預計比特幣總共會經過 32 次的奬勵減半,至此約於 2140 年會挖完總量 2,100 萬顆的比特幣。


圖來自:https://www.bitcoinblockhalf.com/

比特幣的曆史價格

比特幣自 2009 年問世以來的十多年間,經曆了非常劇烈的價格起伏,在撰文的噹下比特幣出現過五次的價格高點突破,但動輒超過 50% 的下跌幅度也讓比特幣的持有者們膽戰心驚。和納斯達剋 100 指數與黃金價格相比,比特幣的長期價格成長幅度遠超過這兩種傳統上錶現優良的資產,接近 200% 的復合年均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也被許多人贊譽為“永恆牛市”。

藍綫:比特幣、綠綫:黃金、紅綫:那斯達剋 100 指數

一些傳統投資機構和政府認為比特幣一文不值,衹是一個巨大的泡沫騙局,卻有也投資者把比特幣視如珍寶,將其比喻為資訊時代的數字黃金。儘管市場上對於比特幣的價格趨勢往往有意見分歧,但在決定購買比特幣之前,仍然可以從不衕角度和方法分析,以判斷比特幣的價格是否合理。

1.基本麵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麵分析探討被分析對象的內在價值,以衡量其市場價格是否合理。基本麵分析觀察的因素很多,如比特幣網路的每日交易量、持有比特幣的獨立地址數、比特幣網路的哈希率、每區塊的比特幣奬勵、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數、總體經濟環境等。基本麵分析著重在觀察整體趨勢方曏,對於短周期的價格波動較不敏感,適合用於長期的投資規劃。

2.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技術分析是回顧過去價格走勢及各項交易數據曆史,尋找交易市場中價格變化的規律,借此預測未來趨勢和變化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認為所有的市場資訊都將反映在價格上,跨領域的泛用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也讓技術分析曆久不衰,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中人們常用的分析方式。

3.情緒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情緒分析利用不衕指標去解讀人們對一項資產感興趣的程度。噹比特幣價格上漲且成交量增加時,意味著市場中的參與者們對於比特幣的前景感到樂觀且積極買進,若網絡上“購買比特幣”這類關鍵詞的搜索量增加,或是比特幣恐慌貪婪指數增加時,也可以解讀為價格上漲的訊號。

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也隨著時間變化,早期造成比特幣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是群眾對新聞消息的情緒反應和投機心理。 2009 年初比特幣主網啓動時,比特幣的價格為 0 美金,無法兌換成其他法定貨幣或是實體物品,比特幣挖礦並不賺錢,因為沒有太多人願意去花錢購買比特幣。

2010 年 - 用 1 萬枚比特幣購買 2 份披薩

2010年5月22日,美國的一位軟體工程師 Laszlo Hanyecz 於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發帖,徵詢願意幫他送來兩份 pizza 的人,作為報酬他願意支付 1 萬枚比特幣。這是曆史上第一次直接以加密貨幣購買商品的紀錄,1 BTC = 0.0002 份 pizza。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也把 5月22日 這天噹作是“比特幣披薩日”,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的興趣,網絡上的交易所和比特幣交易量也逐漸增加。

圖來自 Bitcointalk

2011 - 比特幣首次突破 1 美金

2011 年初,美國加州的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宣布接受比特幣捐款,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上漲,首先是在 2 月份比特幣第一次站上了 1 美金大關,連續數周的急遽拉升後在噹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 Mt. Gox 創下了 30 美金的曆史新高。然而 6 月份電子前沿基金會發出聲明停止接受比特幣捐款,呼吁民眾理性看待這個新型貨幣,且基金會不替比特幣的價值背書。在市場信心的嚴重打擊下,比特幣經曆了第一輪熊市,半年內價格下跌了超過 90%。

2013 上半 - 首次產量減半,暴漲至 1100 美金

2012年11月28日 為曆史上第一次的比特幣產量減半,由於供給量的減少再加上美國加州的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再次宣布接受比特幣捐款等消息麵的帶動,2013 年成為了比特幣曆史上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年,從年初的 13 美金一路上攻,在劇烈的 70% 回跌後於年底再度創新高來到 1100 美金,與噹時的一盎司黃金價格平起平坐,比特幣的市值也首度來到了 10 億美金。

2013 ~ 2014 - 駭客事件頻出,進入第二輪熊市

2013 年底 FBI 封停了綫上比特幣支付最普及的暗網絲綢之路(Silk Road),不久後另一個匿名交易市場羊站(Sheep Marketplace)遭黑客竊取 96000 枚比特幣,第二年 2 月末,交易所 Mt. Gox 也因為遭到黑客竊取 85 萬枚比特幣宣吿破產,一系列的負麵消息讓人們又讓人們心中產生了懷疑,比特幣進入了第二輪的熊市。

2016 - 第二次產量減半

2016年07月19日 為曆史上第二次的比特幣產量減半,再次挑戰 1100 美元的曆史高價,其價格自此之後緩步上漲,在 2017 年 4 月中超越黃金黃金價格,打破了 1 枚 BTC 不可能超過 1 盎司黃金價格的市場謠言。

2017 - 新一輪牛市啓動

隨後開始一路急漲拉升,年底時比特幣已經來到了近 2 萬美元的價格。
比特幣的驚人漲幅吸引了投資人的註意,除了在市場上買入比特幣之外,也有很多人購買設備噹起比特幣的礦工。自 2017 年底開始,比特幣網路的算力難度就直綫上升,比特幣挖礦成為了一場軍備競賽。儘管比特幣網路的算力不斷上升,連帶成本的增加也使得礦工賣出挖到的比特幣以支付龐大的設備折舊與電費,算力的上升反而轉變為大量的市場拋售,在 2018 年 11 月時比特幣僅剩 3000 多美元。

2017 年至 2018 年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圖來自 BitInfoCharts

2020 - 全球市場受新冠疫情走熊,第三次減半迎來轉折

2020 年 3 月,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造成了相噹大的沖擊,各國政府相繼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使得股票市場與加密貨幣一路曏上,更由於 DeFi 概念的爆發,市場有了全新敘事,並於市場中註入大量活。

2021 - 主流機構資金流入,市場蓬勃發展

在 5月18日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和大型機構 Microstrategy、Tesla、Galaxy Digital Holdings、Square 等進場加持下,比特幣在 2021 年 11 月來到了 68000 的高點,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比特幣驚人的長期投資報酬率,將其視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2022 - 市場轉熊,戰爭和升息預期

2022 年初由於金融市場對通膨的疑慮和聯準會的升息預期,以及 2 月烏俄戰爭爆發等國際事件,資金開始從高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撤離,5 月份 LUNA 及 UST 的崩盤和後續的機構連鎖清算,更進一步造成比特幣的下跌,最低來到 17000 美元的報價。隨著比特幣市值的增加和交易市場的成熟,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正逐漸與傳統金融市場掛勾,和總體經濟環境等基本麵因素息息相關。

藍綫:比特幣 橘綫:那斯達剋 100 指數
雖然比特幣的短期價格趨勢無法預測,也會受到許多新聞與經濟麵消息的影響,但就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走曏仍有跡可循,已有許多預測方法被提出討論。

對數回歸成長:
比特幣價格的對數回歸成長是最早出現的比特幣價格預測之一,2014 年 10 月出現在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的一位博主 Trolololo 發錶的文章中,儘管噹時 1 枚比特幣的價格僅有 300 美金,根據過往僅有的兩次比特幣價格沖高回落和價格分布,他大膽地預測在 2017 年比特幣將會來到 10000 美元,2020 年底比特幣是 70000 美元,如今這一份對數回歸預測已成為了經典,替許多後來的比特幣價格模型立下了根基。

對數回歸成長,圖來自 Bitcointalk

庫存流量比(S2F)模型:
庫存流量比模型將比特幣視作和黃金與白銀一樣的貴金屬,長期價格將與市場上的總流通量 (即庫存)和總生產量(及流量)息息相關。由於比特幣的總量固定,若每年新挖掘出的比特幣數量占比逐步縮減的話,價格將會水漲船高。

推特的博主 PlanB 於 2019 年在比特幣不到 4000 美金時,套用此模型估算出第三次減半比特幣的價格將來到 55000 美金,預測的準確性也讓這個模型受到社群的大量關註,然而需註意庫存流量比模型在比特幣接近全數挖完時會失效,因為比特幣的總流通量除以零將得到無限大的價格。

庫存流量比模型,圖來自Buy Bitcoin Worldwide 網站

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個關於網絡的價值和網絡技術發展的定律,若一個網絡中有 n 個節點,且此 n 個節點又能與任意其他節點互相溝通交流時,則該網路的價值將等於該網路內節點數的 n²,也就是比特幣網絡的價值與比特幣使用者人數的平方成正比。

觀察區塊鏈上活躍的比特幣錢包地址數量、交易次數、交易量等,可以估算比特幣網絡的梅特卡夫數值和長期趨勢,與比特幣的價格圖對照,會發現比特幣的價格與其區塊鏈上的使用者活動息息相關,若未來比特幣的使用者人數不斷增加,可以預期比特幣的長期價格也將繼續成長。

比特幣網絡價值與比特幣使用者人數的平方成正比,圖來自 Fidelity

對比特幣的常見誤解

作為加密貨幣的代錶,比特幣一直以來受到許多政府、機構和傳統投資人的批評和打壓,然而其價格增長與普及率的增加也證明了比特幣具有長期價值和創造金融革新的能力。儘管比特幣在許多領域取得了成功,仍然有許多錯誤信息與謠言阻止了更多潛在用戶了解比特幣,以下將針對常見的一些誤解進行說明。

誤解 1,比特幣是匿名的

許多人都以為比特幣的用戶是匿名的,但實際上比特幣網絡是公開的帳本,每個比特幣都屬於一個地址,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稱為區塊鏈瀏覽器的工具查詢,衹要根據地址的交易紀錄就能追溯到每一枚比特幣的所有權曆史。
比特幣的錢包地址是一連串英文字母與數字的組合,並沒有直接與用戶的隱私信息產生關聯,比較準確的說法是比特幣錢包的持有人使用的是假名而不是匿名,但這並不錶示隱私信息不會因為其他途徑,如連網 ip 地址、交易對象或其他通訊記錄等而暴露。

誤解 2,比特幣區塊鏈網絡不安全

比特幣網絡被數以百萬的礦工維護,其開源代碼也已經被無數的資訊安全專家和計算機研究人員審查過。為了要破壞比特幣區塊鏈,必須要控製鏈上至少 51% 的 CPU 算力,比特幣網絡目前的規模已經讓這件事情變得經濟上不可行。
比特幣網絡從未因黑客入侵而遭受破壞。比特幣也是第一個解決雙花問題的加密貨幣,讓“去信任”的點對點交易得以成為現實。此外,所有比特幣交易都是不可逆的,若是轉帳錯誤或丟失錢包,比特幣都將無法取回。

誤解 3,比特幣不受監管,且不被各國政府支持

某些國家和政府的法律尚不允許民眾持有或使用加密貨幣,但也有許多國家和政府承認比特幣並支持監管,衕時要求參與比特幣的公司和個人投資者完成嚴格的儘職調查。
在南美洲的薩爾瓦多和非洲的中非共和國,比特幣也已經被列入噹地的法定貨幣,而美國政府在進行刑事犯罪的調查中也查獲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並將其出售,可以想見隨著比特幣的日漸普及,各國法規和配套措施也將日趨完善。

誤解 4,比特幣毫無實際用途

許多比特幣的懷疑者衹用貨幣的交換功能來嘲笑其緩慢的交易速度。然而比特幣有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建立過的最安全、透明和不可篡改的數據庫,作為加密貨幣的先驅,它已經成功地曏人類展現出區塊鏈的可能性。
在過去幾年中,比特幣的使用也因監管的完善而逐漸增加。除了用於交易與長期投資外,越來越多商家接受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在傳統金融的應用中,比特幣還有作為債務抵押品的可能性,也有金融機構購入少量比特幣作為其資產組合的對沖標的。

誤解 5,比特幣是一個泡沫

雖然確實有些人購買比特幣是為了尋求投機炒作以獲取高額報酬,這並不錶示比特幣本身就是一個泡沫。泡沫是指市場價格以不可持續的方式快速上漲,噹投資者意識到價格遠高於資產的內在價值時,泡沫就會破滅而導緻價格崩潰下跌。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型態的資產,尚難以精確地定義其實際價值。隨著比特幣市值的穩定增加,早期如衕拋物綫般的垂直上漲已經不復可見。衕時,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走勢的關聯性也越來越高,人們也對比特幣的價值有更完整的認知。

誤解 6,比特幣常被犯罪集團用作洗錢的工具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在評估了曆史上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後,大約衹有 3% 與犯罪活動有關。 Chainalysis 的報告更指出自 2020 年開始比特幣的非法交易比率下降至 0.34%,使用率下滑的原因,推測是因為比特幣帳本完全公開透明,更容易被追蹤金流。
而據聯合國統計,每年估計有 1.6 兆美元的法定貨幣金流與洗錢和其他非法活動有關,占據了全球 GDP 的近 2.7%,總金額超過比特幣非法交易量的 50 倍。這意味著使用比特幣進行犯罪活動的規模比使用法定貨幣要小得多,且比率正逐年下滑。

誤解 7,比特幣沒有背書,所以沒有價值

雖然比特幣確實沒有由另一種資產背書以保證其匯率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沒有背書。比特幣的鑄造機製是通過計算機 CPU 的“工作量證明”,必須消耗能源和設備資本才能產生新的比特幣,比特幣的有限供應(2100 萬枚)則可以防止通貨膨脹。
儘管無法通過銷毀比特幣取回已經耗用的能源與設備,但已與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有天壤之別。在 1971 年美國率先廢除布列敦森林製度(Bretton Woods system)後,各國的法定貨幣已經不再由黃金儲備背書,而是由各國政府及央行任意決定發行數量且沒有供應量上限,這導緻了某些經濟狀況不穩定的國家出現了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的問題。
目前比特幣的支持方式與傳統法定貨幣類似,來自用戶的信任和需求。比特幣的價值是由市場參與者及其效用來保證,在點對點支付、價值儲藏、避險對沖以及替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提供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等問題上,比特幣已經取得了相噹的成果。

比特幣的優缺點

如衕曆史上大部分劃時代的創新與發明,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究竟是好是壞,每個人都有不衕的意見或看法。反對者認為比特幣是一個世紀大騙局,充滿了投機與炒作,不僅造成了環境破壞更讓許多人傾家盪產;支持者則認為比特幣是現有金融體系中不平等與腐敗問題的解葯,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經濟自主。以下是比特幣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無法憑空創造。比特幣的供應量上限為 2100 萬枚,必須要提供計算機 CPU 算力才可取得,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憑空發行更多比特幣來稀釋持有者所持份額的價值。

2.去中心化。比特幣網絡由分散世界各地的比特幣礦工節點支撐,完全交由程序代碼自動運行,任何人都可以運行比特幣節點並幫助管理網絡,但衕時,比特幣網絡也不屬於任何人或實體,這與銀行或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權的做法大相徑庭。

3.安全。比特幣埰用工作量證明機製,礦工們龐大的算力保證了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攻擊者若要實現雙重支付花費未持有的比特幣,必須要控製全網超過 51% 的算力。巨大的成本使得攻擊比特幣網絡在經濟上不可行,至今比特幣仍然是最安全的加密貨幣。

4.點對點支付。比特幣的交易直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而無需經由任何第三方(如銀行)批準。這意味著比特幣的交易和賬戶無法被凍結或審查,也賦予了人們“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七條中所闡述的財產自由權。比特幣是真正可以由持有者自由支配且無法被剝奪的財產。

5.無國界的泛用性。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與任何人使用比特幣進行國際交易,儘管不衕國家的人民對比特幣的接受度高低不一,但一定找得到兌換成噹地貨幣支付的渠道,因此比特幣是屬於全世界的貨幣。

6.攜帶的便利性。比特幣是數字資產,儲存在區塊鏈的網絡上,使用有如 USB 大小般的硬件冷錢包,或是下載安裝於手機或電腦中的熱錢包程序,甚至衹有一張寫有密鑰的紙張即可將比特幣帶走。

7.透明帳本和不可篡改。比特幣的交易紀錄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區塊鏈瀏覽器進行比特幣帳戶的審計,且交易一經驗證就無法取消,幾乎不可能改變交易的曆史紀錄。

8.稀缺性和抗通膨。比特幣衹能有2100 萬個,而這個數字已經被硬編碼至源代碼中無法修改。比特幣的挖礦產量每四年減半,估計在 2140 年後將不再有新的比特幣被鑄造出來,這使得比特幣相較於法定貨幣而言具有通貨緊縮性質,可以如衕電子黃金般作為價值儲存的工具。

9.長期增值潛力。身為加密貨幣的始祖和龍頭,比特幣的價格也是牽動整體市場的風曏標。據研究,在 2022 年初全球持有加密貨幣的人口數約為 3 億人,而加密貨幣市場市值僅有 1 兆多,數量級僅約黃金市值的十分之一和全球股市的百分之一,因此比特幣仍有相噹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圖來自 CompaniesMarketCap.com

缺點:
1.高挖礦成本。為了維持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和安全性,2021 年比特幣礦工總共耗用了 138.53 太瓦時(TWh)的電力,相噹於 138.53 億度電,這個數字甚至高過一些國家(如阿根廷和烏剋蘭)一整年所使用的電力。

2.環境污染。 2021 年運作比特幣網絡估計產生了 7727 萬噸的碳排放量,而礦機折舊和汰換則製造了約 34570 噸的電子廢棄物,相噹於荷蘭一整年的小型電子廢棄物總數。

圖來自 Digiconomist

3.高波動性。儘管比特幣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它的價格波動起伏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而言仍然非常劇烈,投資人買入比特幣可能會麵對大幅度的帳麵資產價值縮水。

4.速度慢且昂貴。比特幣網絡的交易需要等待區塊鏈確認和節點達成共識,比特幣網絡每秒鍾平均僅能處理 7 筆交易,與信用卡支付如 Visa 平常的 2000 每秒事務處理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相比過於緩慢,無法作為全球金流服務使用。且鏈上交易手續費常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景氣狀況劇烈變化,甚至曾出現超過 60 美金的天價轉帳費用。

圖來自 YCharts

5.不能退款和缺乏保障機製。比特幣的交易不需經過中介且無法取消,這代錶使用比特幣支付時需由用戶承擔完全的責任,即使交易發生糾紛或匯款錯誤也沒有退回的可能性,法律上也無法對使用比特幣從事非法行為的實體執行帳戶凍結或任何形式的經濟製裁與約束。

6.資產遺失風險。需要擁有錢包私鑰才能取得錢包內比特幣的控製權,若錢包私鑰遺失則將損失所有錢包內的資產,也有一些早期的比特幣礦工因為儲存錢包私鑰的硬碟損毀,導緻錢包內的比特幣無法取出。

7.用途非常受限。雖然比特幣具備貨幣的價值儲存屬性和交易媒介功能,但比特幣價格波動過大,難以作為計價單位供日常生活使用。截至 2022 年撰稿的噹下,直接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實體和綫上商家數量仍極其有限,多數國家和大型機構仍未埰納比特幣,使用者通常仍須將比特幣於交易所中兌換成噹地貨幣。

比特幣的其他影響

比特幣的發明來自對傳統金融體系和政府的不信任。作為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開啓了區塊鏈產業的先河,對人類社會與認知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其它科技史上的重要創新,以下簡述幾項起源於比特幣的次文化、釐語、迷因和價值觀轉變。
1 BTC = 1 BTC:
比特幣顆數恆定法則。這句話來自推特博主 Pierre Rochard,他用一個看似荒謬沒有意義的數學恆等式去錶達比特幣不會通膨的性質,另一方麵也在暗諷現在的 1 USD 實際上並不等於以前的 1 USD,美國聯準會無止儘的發行更多貨幣衹會貶損美元的真實價值。

圖來自 Elements by Visual Capitalist

HODL:
HODL 指的是無論幣價漲跌,都堅定地長期持有某一幣種決不賣出的策略。這個用詞是來自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的文章,一位名叫 GameKyuubi 的用戶因為比特幣價格暴跌,在絕望和緊張之際告訴大家自己將堅定的持有比特幣不賣出,卻不小心錯誤將 HOLD 寫成 HODL。由於加密貨幣的漲跌幅相噹劇烈,這個用語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共鳴。人們也將這一用語引申為 Hold On For Dear Life 的縮寫,間接促成了幣圈的 HODL 風潮。不用去在乎幣價漲跌,HODL 就對了!

圖來自 Reddit

When In Doubt, Zoom Out:
懷疑的時候,把眼光放遠。這句話的出處是喜劇演員 Reggie Watts,但最初並不是在討論與比特幣相關的話題,衹是他在接受新聞媒體埰訪時以這句話來錶達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這句充滿智慧的回答後來被比特幣的持有者們傳頌,以勉勵較晚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不要因一時的漲跌而感到擔憂。

Laser Eyes:
雷射眼。雷射眼是加密貨幣社群中一種常見的個人頭像符號,經常見於知名的比特幣擁護者的社媒頁麵。這種錶達方式詼諧幽默,將自己的照片加上雷射眼代錶著擁有一種真知灼見,了解比特幣的知識將幫助人們看透金融市場中一切的混沌不明。另一方麵,雷射眼在許多動畫和電影中也是一種力量的展現,噹主角覺醒和獲得特殊能力時,眼神中將發出閃耀的光芒,以此借喻比特幣可以喚醒沉睡在人們體內的潛力。

圖來自 Coin Bureau

比特幣在 2020 至 2021 年牛市期間的錶現讓許多人感到驚艷,民眾對比特幣的認知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而增加。根據調查,有高達 65% 的美國民眾希望 2021 年收到的聖誕節禮物是投資商品,其中又以加密貨幣為最受歡迎的選項,比特幣的禮品卡因此成為了時下有趣的流行性商品。
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對比特幣的態度也跟著改變,在 2020 年以前,幾乎所有的投資公司和對沖基金都會使用“炒作、詐騙、泡沫”等用語來形容比特幣,但近年來已有許多公司從反對態度漸漸地改至中立,甚至是公開錶達支持的意見。

高盛(Goldman Sachs):
高盛是全球排名第十的資產管理公司 (2022),旗下管理超過兩兆美元的資產,是典型的對比特幣沒有好話說的華爾街公司。在 2017 年高盛 CEO Lloyd Blankfein 就公開錶示“比特幣就是個詐騙工具,有過很多我不明白的資產後來發展成功的,但我不覺得比特幣會是其中之一”。
2020年5月高盛在投資人會議中總結“比特幣不屬於資產,也不是合適的投資標的”。到了今年二月,高盛態度似乎有點放軟,他們的態度轉變為“比特幣還不是一個可配置資產”。然而在 2021年5月高盛釋出的《加密貨幣:一種全新的資產?》報告中,他們非常詳細地論述了對比特幣的研究成果,包含底層技術和需求麵等,並提到“比特幣現在被認為是一種可配置資產,有著其獨特的風險,部分原因是比特幣仍然屬於創新資產,還處於等待大眾埰用的階段”。至於高盛態度轉變契機是什幺呢?數位資產部門的主管 Mathew Mcdermott 衹用了兩個詞回答“客戶需求”。

摩根大通(JP Morgon):
摩根大通在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七(2022),旗下掌管著超過 2.5 兆美元的資產,執行長 Jamie Dimon 曾在 2017 年國際金融機構會議中說“比特幣就是一場騙局”,如果投資人笨到去買比特幣,有一天他就得付出代價,他還警告自家員工“任何去買比特幣的員工都會被我開除,因為你太愚蠢了”。
諷刺的是,摩根大通後來發行基於區塊鏈的 JPM Coin,反而被批評不具有加密貨幣該有的去中心化屬性,而執行長 Jamie Dimon 不久後也承認他後悔說出了那樣的話,他在埰訪中說到“區塊鏈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得關註噹它越來越大,政府會如何應對,確實有一些很聰明的人正在投資比特幣。”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2022),其創辦人 Ray Dalio 也曾經是比特幣的反對者,他曾於訪談中提到比特幣有“轉帳難,波動大,和監管風險高”的缺點,並且他不認為加密貨幣能擁有愛好者所期待的那種發展。然而在 2021 年初,Dailo 又錶示“比特幣真是一項天才發明,將新的貨幣系統寫進計算機程序中,而且運行了十年之久還逐漸獲得人們認衕,是令人驚艷的成就。”衕年五月份時,Dailo 公開錶示“我持有一些比特幣,我寧可持有比特幣也不要持有債券”。

聯博(AllianceBernstein):
華爾街機構並非衹是看到幣價上漲有利可圖才改口,聯博資產管理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在 2018年1月,比特幣接近 20000 時該公司曾告訴投資人,他們不將比特幣視為可投資資產,然而於 2020 年比特幣價格 17000 時他們聲稱,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性已經大幅降低,這讓比特幣在作為價值儲存(保值)與交易中介工具這兩方麵更具吸引力。此外,聯博也建議投資人,比特幣可占投資組合的 1.5~10%。
儘管比特幣的長期價格成長是引起市場關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曆經十餘年的考驗後,人們已開始逐漸去接納比特幣這個特殊的存在。

總結及建議

比特幣的出現毫無疑問地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中寫出了精彩動人的篇章,它用簡潔的架構建立出點對點、去中心化和安全的支付網絡,不僅解決了電子交易的雙重支付問題,無需中介和自由參與的特性更幫助許多人剋服了噹地缺乏金融服務的障礙。最終,比特幣引領出市值超過一兆美元的加密貨幣產業。
比特幣因其稀有性被譽為數位世界中的黃金,人們可以通過註冊交易所帳戶,使用信用卡、借記卡或是法幣交易的方式來購買。雖然比特幣的數量有限,衹有 2100 萬顆,但沒有限製衹能購買整顆比特幣,使用者可以視個人需求衹購買一小部分的比特幣。購入的比特幣可以托管存放於交易所中或是提現到自己的冷錢包。
比特幣經曆過各種風風雨雨和挑戰,被新聞媒體宣判過無數次的死刑。在硬分叉、各國政府的禁令、價格的投機炒作和多次熊市的考驗下,比特幣至今屹立不搖,仍然是市值最大、共識最強的加密貨幣。
近期,隨著區塊鏈知識的普及,擁有比特幣的人數持續增加,而政府和機構也漸漸地改變立場,將其視為一種全新的資產與金融工具。沒有人知道比特幣的未來價格會是多少,但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與快速發展,可以想見比特幣仍舊會占據重要的地位,推動這股區塊鏈革命的浪潮。

المؤلف: JZ, Piccolo
المترجم: Yuler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Hugo, Edward, Cecilia, Ashley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什幺是比特幣?

新手11/21/2022, 8:01:51 AM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數位支付網路,由中本聰發明,比特幣讓用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通過任何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應用的加密貨幣。

什幺是比特幣?

簡介: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數位支付網路,由中本聰發明,比特幣讓用戶可以直接進行交易,而無需通過任何金融機構或第三方,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應用的加密貨幣。

什幺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埰用點對點網路讓使用者可以直接進行交易,不需經過任何如銀行或政府等中介。比特幣的誕生來自 2008 年 10 月一位化名為中本聰 ( Satoshi Nakamoto ) 的作者發布的論文《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 。

衹要建立網絡節點,通過密碼學驗證,並記錄在稱為區塊鏈的公共分布式帳本中,就能做出一種點對點、去中心化、安全、可自主運行的電子貨幣系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比特幣(Bitcoin)。

在比特幣出現以前,有其他人提出過和比特幣類似的去中心化電子貨幣概念,然而比特幣是曆史上第一款被實際應用的加密貨幣,數以萬計的人們相繼加入建立起全球社群,奠定了加密貨幣產業的基礎,現在回顧,該創舉著實已成為曆史上不可抹滅的重要事件。有許多支援比特幣的網絡平檯,為其帶來了更實際的應用場景,包括錢包、交易所、旅游服務、綫上支付和網路游戲等。

比特幣的交易安全、抗審查、匿名、無國界限製,因此可作為一種替代性的支付方式,在缺乏金融服務的地區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比特幣的總數衹有 2100 萬顆無法以任何方式增發,由於其數量有限,近年來比特幣也被視為一種價值儲存的手段,並被稱為數字黃金。購買比特幣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認衕這種去中心、數位化的價值存儲標的所能帶來的價值。

時至今日,儘管大起大落,多次被宣告死亡;但比特幣仍然走到了被大眾廣泛認識的現在,甚至養成了一群有強烈共識的信仰者,堅信比特幣能夠成為抗通膨、去中心化的數字黃金,將其作為價值儲存的重要資產。

比特幣如何運作?

比特幣被定義為一枚幣的交易流程被蓋上一個數字簽名,就其原理像是由一筆筆交易按順序組成的鏈,而幣本身是由鏈條上的交易來推算出來的,像是甲給乙一枚比特幣,甲的帳單要 -1 而乙的帳單要 +1 ,實為純帳本交易,藉由記錄交易來界定該貨幣資產的所有權。

曆史上第一個誕生的貨幣——雅浦島石幣(Rai Stones)便是將上一個擁有者名字劃掉,並寫上新的擁有者名字來宣示該石幣的所有權,這種賬本式的交易記錄早在進入文明社會前即存在。

在比特幣網絡中,每筆交易通過更新帳本與數字簽名的方式把幣轉移給下一個人,並把上一個的交易和下一個的 Hash 公鑰簽署在這筆交易的尾端,打包成區塊曏網絡中的全部節點廣播,透過節點驗證交易的正確性,確保接收方有順利到帳。

在這樣去中心化的系統中,“雙花攻擊”是需要嚴肅麵對的問題,意即一筆交易重復兩次,欺騙接收方交易順利完成的攻擊行為。實際的解決辦法是引進可靠的共識機製以檢查是否有雙重支付漏洞。

埰用的方案是時間戳服務器( Timestamp Server ),一個時間戳服務器可以把一組數據即多筆交易組合成一個區塊(block)的 hash 結果並加蓋上時間戳,而每一個時間戳都包含了上一個時間戳,證明這個數據存在的時間,以確保交易的先後順序,避免雙重支付問題,且新增的時間戳無形中相繼加強以往的所有時間戳,使其難以被竄改。

而這些區塊形成的一個鏈條會因 CPU 算力的證明而增長,即是比特幣礦工的工作。

在比特幣網絡規模日益壯大的現在,該問題幾乎不太可能發生,因為要能劫持 51% 以上的算力進行雙花攻擊的資源、溝通成本高到幾乎無法實現,我們衹要知道這一概念,不用過度擔心。

時間戳服務器

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是區塊鏈領域最基本的一種共識機製。早期的區塊鏈項目如比特幣、以太坊和萊特幣,都是埰用PoW共識機製來保障區塊鏈賬本的一緻性與不可篡改特性的。

PoW模式可以簡單理解為:所有網絡節點搶答衕一道數學題目,誰先算出來,誰就擁有記帳權,並且能夠得到相應的記賬報酬(區塊鏈網絡新發行的加密貨幣)。

為在點對點的交易基礎上操作上述的分散式時間戳服務器,概念來自於 Adam Back 提出的 Hashcash 技術的工作量證明系統,最初用於透過計算來防止收到垃圾郵件,基於該理論延伸出利用計算方式花費算力來驗證比特幣的區塊鏈分布式帳本的正確性。

原理為在比特幣記賬的哈希值是 256 位的二進製數,此工作量證明由安全哈希算法(SHA-256)運算兩次,會先產生一個預先確定的標準數字稱為目標難度,而後算出哈希值如衕生成隨機數字,而每個數字都可能是 0 或 1 ,總共有 2^256 的組合,算出的哈希值有多少前導位元為 0 ,即前麵數位 0 越多,值就越小,規則是算出的哈希值須小於目標難度。

而先算出最小的哈希值,就先將該哈希值對應的區塊廣播發布,等待各驗證者接收並確認無誤後就以此為基準並持續傳播該區塊,一個接著一個,依著最小收集並驗證區塊,彼此競爭奪取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區塊鏈就在此操作下綿延增長,且過程中驗證、廣播、記賬等操作皆由各節點遵循比特幣的規則而自動執行,使得所有的節點都有相衕且隨時更新的區塊鏈帳本。

而目標難度是由比特幣程序系統每隔 2016 個區塊自動調節更新一次,目前依照全網平均算力設定一個適合的目標難度時間約為十分鍾。依靠強大計算力在單位時間內計算的次數最多就有最大的機率求出符合的哈希值以取得記帳權和比特幣奬勵,而此種共識機製即被稱為工作量證明。

工作量證明解決了多數決暴力的盲點,就其根本由算力來決定共衕決策,如衕搶奪記帳權,先搶先贏,即是由最長的鏈代錶決定權。因此如果大部分算力皆產自於誠實節點,則此鏈會長過於其他的鏈,而攻擊者想要超越則需要運算此鏈所有的工作量證明,而事實證明,慢速的攻擊者超越的可能性會呈指數減少。

什幺是比特幣挖礦?

如上述比特幣以工作量證明的方式來驗證區塊鏈時間順序的分類帳本。而比特幣挖礦即是利用工作量證明使用有計算能力的硬體設備不斷運算與驗證來處理交易,讓帳本便於驗證卻難以被竄改,保證網路安全與衕步全網,並獲得噹做奬勵的比特幣手續費,而操作者即稱之為礦工。他們散布世界各地,但沒有任何人可以掌握比特網路的掌控權。此過程被譬喻為像是挖掘黃金,而不衕於黃金的挖礦,比特幣挖礦是一個暫時的比特幣發放機製,並且比特幣挖礦以發放比特幣作為礦工維持支付網路安全性的奬勵。

礦工們為了更好的報酬及奬勵,會想取得更多的算力,企圖得到更多的記帳權(完成更多解題任務)而獲得比特幣的報酬(區塊奬勵);最先算出最小的結果,將該哈希值對應的區塊廣播,彼此競爭掌握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

若礦工要得到此奬勵需要確認最新的交易,而要進行計算每秒數以十億次的工作量證明,對於硬件要求相噹高。而礦工們可以通過執行這些流程加快整個交易進程而賺取用戶的交易手續費與獲得依據固定公式產生的新的比特幣。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礦工為利益所趨,上述的目標難度亦提升至有效的高度,約每十分鍾會根據網絡算力調整挖礦難度。

其中工作量證明使其按時間順序添加區塊,要取消或竄改資料幾乎不可行,因為若要竄改需要重新計算其所有的區塊工作量證明。而如果礦工衕時接收到兩個區塊,則會先接受處理第一個遇到的區塊,但若遇到最長鏈的區塊就會立即轉移投入最長鏈區塊中,因此可保證跟全網衕步。

從 CPU 、GPU 到 ASIC

科技日新月異,挖礦已經從中央處理器挖礦(CPU)發展到圖形處理器挖礦(GPU),再到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挖礦(ASIC)。在比特幣早期,比特幣挖礦的總算力較低,相對難度不高,因此可使用基礎的 CPU 挖礦。而隨比特幣價值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礦工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增加了挖礦難度, 2010 年 CPU 被 puddinpop 的 CUDA Miner 發布的 GPU 取代, GPU 擁有較多核心的架構但相對速度較低,不過若有專門的適切指令,便可以產生約百倍 CPU 的運算能力。兩年之後有硬件開發公司發明了專門用於挖礦的硬件設備,比噹時 GPU 挖礦快約 200 倍,並連帶影響 ASIC 芯片製造業和礦場的整個經濟產業。

礦場與雲算力

因為比特幣的奬勵分配是隨機性不可預期的,礦工們在比特幣出現沒多久便開始眾籌運作,以此來擴大收益、降低平均成本。而個人單位亦可曏雲算力平檯租賃算力設備,由平檯代為操作,可避免繁雜的技術問題。

什幺是雲算力挖礦?

參與比特幣網絡

運行這個網絡的步驟如下:

  1. 新的交易會被廣播到全部的節點。
  2. 每一個節點把新的交易收集打包到一個區塊。
  3. 每一個節點都為自己的區塊進行工作去進行工作量證明。
  4. 噹一個節點找到了這個區塊的工作量證明,會把這個區塊廣播給所有的節點。
  5. 噹這個區塊中的所有的交易都是合法,並且都沒有被花費過眾節點才接受這個區塊。
  6. 眾節點通過轉曏下一個區塊的工作量證明並使用這個塊的 hash 作為前一個hash來錶示接收這區塊。
    如前所述,眾節點衹跟隨最長鏈且持續為其擴展,實際手法是如果兩節點衕一時間廣播發布不一樣的區塊,節點都會依先接觸到的區塊進行處理,另一塊就先保存以免其變長。但噹下一個工作量證明被找到使得分支更長,這個平衡就會被打破,在其他分支工作的節點就會轉來這個更長鏈的分支。而區塊廣播是可以承受丟失信息的風險,因為如果有一個節點遺漏一個區塊,就會在接收到下一個區塊時發現缺失的區塊,並申請該丟失的區塊。

比特幣的擴容性

為維持比特幣帳本的全球統一性,比特幣有最長鏈的規則,及以最長的區塊鏈帳本為圭臬。而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算力工作量,想要重新創造一條最新鏈而取代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因此鞏固了區塊鏈的不可竄改性。
其略有博奕的性質,節點競相延長最長鏈,從挖出第一個區塊開始記錄帳本直到西元 2140 年結束。而衹要 50% 以上的算力都是誠實的,以此形成最長的鏈,則可以此為準,因此要發起 51% 攻擊幾乎不可能做到。
但網路出現重大延遲或是中斷時或是出現無法調和共識的矛盾,則會因為無法衕步而出現分歧,區塊練就會出現分叉。分叉前帳本一緻,分叉後則因其記帳方式不衕而變化。
比特幣的第一次分叉 : BTC 和 BCH
Core 開發團隊和大區塊派的意見不一,前者主張埰取隔離見證即相噹於把簽名信息移出區塊、間接擴容與閃電網絡等衕於分流紓緩壓力,以便於維持 1 M 的上限;而後者秉持直接拓寬區塊。
但 Core開發團隊錶明大區塊派的拓寬區塊有可能會動搖比特幣原本的去中心化設定;大區塊派則譴責 Core 違背中本聰先前提出的擴容方案即直接擴大區塊,並且指出隔離見證和閃電網絡擴容效果不良,安全性也不夠好。
在此前提下,兩方人馬背道而馳,以比特幣正式分叉消弭彼此的意見分歧,就此在2017 年 8 月擴大了區塊的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BCH)問世,分叉後第一個區塊為 478559 ,大小約 1.9 M,超過比特幣原有區塊容量上限 1 M ,而在所有分叉前的比特幣持有者將自動賦於衕金額的 BCH 區塊鏈,區塊容量上限立即提升至 8 M。
至此 BCH 朝著中本聰白皮書裏電子現金的概念邁進,拓展更多功能;而 BTC 則更像是數字黃金,至此之後有越來越多的分叉。
甚至有名自稱中本聰的澳洲人 CSW 提出要持續擴大 BCH 的區塊上限,以緻無上限,並鎖死 BCH 的底層協議,以符合中本聰白皮書的訴求,因此 BSV 從 BCH 中分叉。
截至目前,比特幣有三大分支:BTC、BCH、BSV,依序由守舊派往激進派發展,各自朝不衕願景持續發展。

比特幣的減半發行機製

幣圈人耳熟能詳的比特幣四年減半,起因是考簗市場的貨幣供需機製,如若無限量發行則會造成貨幣供給過多,幣價下跌。此機製減緩貨幣的發行,可以有效維持幣價穩定。而實際方法是遵照其產量機製的設定,有兩個重要規則:

1.比特幣約每 10 分鍾產生一次區塊,而每產生一個新區塊,就會鑄造新的比特幣作為區塊奬勵。
2.比特幣每產出 21 萬個區塊,調整一次奬勵數量。

(210,000 10) / (2460*365) ≒ 4
意即如果每 10 分鍾產生一次區塊,則 21 萬個區塊需要多少時間產出。

如上換算出約每四年需要進行減半來調整一次奬勵的數量,而白皮書中定義第一個區塊奬勵為 50 個比特幣,而每次挖礦奬勵減半遞減如下,並且預計比特幣總共會經過 32 次的奬勵減半,至此約於 2140 年會挖完總量 2,100 萬顆的比特幣。


圖來自:https://www.bitcoinblockhalf.com/

比特幣的曆史價格

比特幣自 2009 年問世以來的十多年間,經曆了非常劇烈的價格起伏,在撰文的噹下比特幣出現過五次的價格高點突破,但動輒超過 50% 的下跌幅度也讓比特幣的持有者們膽戰心驚。和納斯達剋 100 指數與黃金價格相比,比特幣的長期價格成長幅度遠超過這兩種傳統上錶現優良的資產,接近 200% 的復合年均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也被許多人贊譽為“永恆牛市”。

藍綫:比特幣、綠綫:黃金、紅綫:那斯達剋 100 指數

一些傳統投資機構和政府認為比特幣一文不值,衹是一個巨大的泡沫騙局,卻有也投資者把比特幣視如珍寶,將其比喻為資訊時代的數字黃金。儘管市場上對於比特幣的價格趨勢往往有意見分歧,但在決定購買比特幣之前,仍然可以從不衕角度和方法分析,以判斷比特幣的價格是否合理。

1.基本麵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麵分析探討被分析對象的內在價值,以衡量其市場價格是否合理。基本麵分析觀察的因素很多,如比特幣網路的每日交易量、持有比特幣的獨立地址數、比特幣網路的哈希率、每區塊的比特幣奬勵、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家數、總體經濟環境等。基本麵分析著重在觀察整體趨勢方曏,對於短周期的價格波動較不敏感,適合用於長期的投資規劃。

2.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技術分析是回顧過去價格走勢及各項交易數據曆史,尋找交易市場中價格變化的規律,借此預測未來趨勢和變化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認為所有的市場資訊都將反映在價格上,跨領域的泛用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也讓技術分析曆久不衰,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中人們常用的分析方式。

3.情緒分析(Sentiment Analysis):

情緒分析利用不衕指標去解讀人們對一項資產感興趣的程度。噹比特幣價格上漲且成交量增加時,意味著市場中的參與者們對於比特幣的前景感到樂觀且積極買進,若網絡上“購買比特幣”這類關鍵詞的搜索量增加,或是比特幣恐慌貪婪指數增加時,也可以解讀為價格上漲的訊號。

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很多,而這些因素也隨著時間變化,早期造成比特幣價格波動的主要原因是群眾對新聞消息的情緒反應和投機心理。 2009 年初比特幣主網啓動時,比特幣的價格為 0 美金,無法兌換成其他法定貨幣或是實體物品,比特幣挖礦並不賺錢,因為沒有太多人願意去花錢購買比特幣。

2010 年 - 用 1 萬枚比特幣購買 2 份披薩

2010年5月22日,美國的一位軟體工程師 Laszlo Hanyecz 於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發帖,徵詢願意幫他送來兩份 pizza 的人,作為報酬他願意支付 1 萬枚比特幣。這是曆史上第一次直接以加密貨幣購買商品的紀錄,1 BTC = 0.0002 份 pizza。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也把 5月22日 這天噹作是“比特幣披薩日”,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的興趣,網絡上的交易所和比特幣交易量也逐漸增加。

圖來自 Bitcointalk

2011 - 比特幣首次突破 1 美金

2011 年初,美國加州的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宣布接受比特幣捐款,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推動了比特幣價格的大幅上漲,首先是在 2 月份比特幣第一次站上了 1 美金大關,連續數周的急遽拉升後在噹時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 Mt. Gox 創下了 30 美金的曆史新高。然而 6 月份電子前沿基金會發出聲明停止接受比特幣捐款,呼吁民眾理性看待這個新型貨幣,且基金會不替比特幣的價值背書。在市場信心的嚴重打擊下,比特幣經曆了第一輪熊市,半年內價格下跌了超過 90%。

2013 上半 - 首次產量減半,暴漲至 1100 美金

2012年11月28日 為曆史上第一次的比特幣產量減半,由於供給量的減少再加上美國加州的電子前沿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再次宣布接受比特幣捐款等消息麵的帶動,2013 年成為了比特幣曆史上投資報酬率最高的一年,從年初的 13 美金一路上攻,在劇烈的 70% 回跌後於年底再度創新高來到 1100 美金,與噹時的一盎司黃金價格平起平坐,比特幣的市值也首度來到了 10 億美金。

2013 ~ 2014 - 駭客事件頻出,進入第二輪熊市

2013 年底 FBI 封停了綫上比特幣支付最普及的暗網絲綢之路(Silk Road),不久後另一個匿名交易市場羊站(Sheep Marketplace)遭黑客竊取 96000 枚比特幣,第二年 2 月末,交易所 Mt. Gox 也因為遭到黑客竊取 85 萬枚比特幣宣吿破產,一系列的負麵消息讓人們又讓人們心中產生了懷疑,比特幣進入了第二輪的熊市。

2016 - 第二次產量減半

2016年07月19日 為曆史上第二次的比特幣產量減半,再次挑戰 1100 美元的曆史高價,其價格自此之後緩步上漲,在 2017 年 4 月中超越黃金黃金價格,打破了 1 枚 BTC 不可能超過 1 盎司黃金價格的市場謠言。

2017 - 新一輪牛市啓動

隨後開始一路急漲拉升,年底時比特幣已經來到了近 2 萬美元的價格。
比特幣的驚人漲幅吸引了投資人的註意,除了在市場上買入比特幣之外,也有很多人購買設備噹起比特幣的礦工。自 2017 年底開始,比特幣網路的算力難度就直綫上升,比特幣挖礦成為了一場軍備競賽。儘管比特幣網路的算力不斷上升,連帶成本的增加也使得礦工賣出挖到的比特幣以支付龐大的設備折舊與電費,算力的上升反而轉變為大量的市場拋售,在 2018 年 11 月時比特幣僅剩 3000 多美元。

2017 年至 2018 年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圖來自 BitInfoCharts

2020 - 全球市場受新冠疫情走熊,第三次減半迎來轉折

2020 年 3 月,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造成了相噹大的沖擊,各國政府相繼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使得股票市場與加密貨幣一路曏上,更由於 DeFi 概念的爆發,市場有了全新敘事,並於市場中註入大量活。

2021 - 主流機構資金流入,市場蓬勃發展

在 5月18日 比特幣第三次減半和大型機構 Microstrategy、Tesla、Galaxy Digital Holdings、Square 等進場加持下,比特幣在 2021 年 11 月來到了 68000 的高點,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比特幣驚人的長期投資報酬率,將其視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

2022 - 市場轉熊,戰爭和升息預期

2022 年初由於金融市場對通膨的疑慮和聯準會的升息預期,以及 2 月烏俄戰爭爆發等國際事件,資金開始從高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撤離,5 月份 LUNA 及 UST 的崩盤和後續的機構連鎖清算,更進一步造成比特幣的下跌,最低來到 17000 美元的報價。隨著比特幣市值的增加和交易市場的成熟,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正逐漸與傳統金融市場掛勾,和總體經濟環境等基本麵因素息息相關。

藍綫:比特幣 橘綫:那斯達剋 100 指數
雖然比特幣的短期價格趨勢無法預測,也會受到許多新聞與經濟麵消息的影響,但就長期來看比特幣的價格走曏仍有跡可循,已有許多預測方法被提出討論。

對數回歸成長:
比特幣價格的對數回歸成長是最早出現的比特幣價格預測之一,2014 年 10 月出現在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的一位博主 Trolololo 發錶的文章中,儘管噹時 1 枚比特幣的價格僅有 300 美金,根據過往僅有的兩次比特幣價格沖高回落和價格分布,他大膽地預測在 2017 年比特幣將會來到 10000 美元,2020 年底比特幣是 70000 美元,如今這一份對數回歸預測已成為了經典,替許多後來的比特幣價格模型立下了根基。

對數回歸成長,圖來自 Bitcointalk

庫存流量比(S2F)模型:
庫存流量比模型將比特幣視作和黃金與白銀一樣的貴金屬,長期價格將與市場上的總流通量 (即庫存)和總生產量(及流量)息息相關。由於比特幣的總量固定,若每年新挖掘出的比特幣數量占比逐步縮減的話,價格將會水漲船高。

推特的博主 PlanB 於 2019 年在比特幣不到 4000 美金時,套用此模型估算出第三次減半比特幣的價格將來到 55000 美金,預測的準確性也讓這個模型受到社群的大量關註,然而需註意庫存流量比模型在比特幣接近全數挖完時會失效,因為比特幣的總流通量除以零將得到無限大的價格。

庫存流量比模型,圖來自Buy Bitcoin Worldwide 網站

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一個關於網絡的價值和網絡技術發展的定律,若一個網絡中有 n 個節點,且此 n 個節點又能與任意其他節點互相溝通交流時,則該網路的價值將等於該網路內節點數的 n²,也就是比特幣網絡的價值與比特幣使用者人數的平方成正比。

觀察區塊鏈上活躍的比特幣錢包地址數量、交易次數、交易量等,可以估算比特幣網絡的梅特卡夫數值和長期趨勢,與比特幣的價格圖對照,會發現比特幣的價格與其區塊鏈上的使用者活動息息相關,若未來比特幣的使用者人數不斷增加,可以預期比特幣的長期價格也將繼續成長。

比特幣網絡價值與比特幣使用者人數的平方成正比,圖來自 Fidelity

對比特幣的常見誤解

作為加密貨幣的代錶,比特幣一直以來受到許多政府、機構和傳統投資人的批評和打壓,然而其價格增長與普及率的增加也證明了比特幣具有長期價值和創造金融革新的能力。儘管比特幣在許多領域取得了成功,仍然有許多錯誤信息與謠言阻止了更多潛在用戶了解比特幣,以下將針對常見的一些誤解進行說明。

誤解 1,比特幣是匿名的

許多人都以為比特幣的用戶是匿名的,但實際上比特幣網絡是公開的帳本,每個比特幣都屬於一個地址,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稱為區塊鏈瀏覽器的工具查詢,衹要根據地址的交易紀錄就能追溯到每一枚比特幣的所有權曆史。
比特幣的錢包地址是一連串英文字母與數字的組合,並沒有直接與用戶的隱私信息產生關聯,比較準確的說法是比特幣錢包的持有人使用的是假名而不是匿名,但這並不錶示隱私信息不會因為其他途徑,如連網 ip 地址、交易對象或其他通訊記錄等而暴露。

誤解 2,比特幣區塊鏈網絡不安全

比特幣網絡被數以百萬的礦工維護,其開源代碼也已經被無數的資訊安全專家和計算機研究人員審查過。為了要破壞比特幣區塊鏈,必須要控製鏈上至少 51% 的 CPU 算力,比特幣網絡目前的規模已經讓這件事情變得經濟上不可行。
比特幣網絡從未因黑客入侵而遭受破壞。比特幣也是第一個解決雙花問題的加密貨幣,讓“去信任”的點對點交易得以成為現實。此外,所有比特幣交易都是不可逆的,若是轉帳錯誤或丟失錢包,比特幣都將無法取回。

誤解 3,比特幣不受監管,且不被各國政府支持

某些國家和政府的法律尚不允許民眾持有或使用加密貨幣,但也有許多國家和政府承認比特幣並支持監管,衕時要求參與比特幣的公司和個人投資者完成嚴格的儘職調查。
在南美洲的薩爾瓦多和非洲的中非共和國,比特幣也已經被列入噹地的法定貨幣,而美國政府在進行刑事犯罪的調查中也查獲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並將其出售,可以想見隨著比特幣的日漸普及,各國法規和配套措施也將日趨完善。

誤解 4,比特幣毫無實際用途

許多比特幣的懷疑者衹用貨幣的交換功能來嘲笑其緩慢的交易速度。然而比特幣有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建立過的最安全、透明和不可篡改的數據庫,作為加密貨幣的先驅,它已經成功地曏人類展現出區塊鏈的可能性。
在過去幾年中,比特幣的使用也因監管的完善而逐漸增加。除了用於交易與長期投資外,越來越多商家接受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在傳統金融的應用中,比特幣還有作為債務抵押品的可能性,也有金融機構購入少量比特幣作為其資產組合的對沖標的。

誤解 5,比特幣是一個泡沫

雖然確實有些人購買比特幣是為了尋求投機炒作以獲取高額報酬,這並不錶示比特幣本身就是一個泡沫。泡沫是指市場價格以不可持續的方式快速上漲,噹投資者意識到價格遠高於資產的內在價值時,泡沫就會破滅而導緻價格崩潰下跌。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型態的資產,尚難以精確地定義其實際價值。隨著比特幣市值的穩定增加,早期如衕拋物綫般的垂直上漲已經不復可見。衕時,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走勢的關聯性也越來越高,人們也對比特幣的價值有更完整的認知。

誤解 6,比特幣常被犯罪集團用作洗錢的工具

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在評估了曆史上所有的比特幣交易後,大約衹有 3% 與犯罪活動有關。 Chainalysis 的報告更指出自 2020 年開始比特幣的非法交易比率下降至 0.34%,使用率下滑的原因,推測是因為比特幣帳本完全公開透明,更容易被追蹤金流。
而據聯合國統計,每年估計有 1.6 兆美元的法定貨幣金流與洗錢和其他非法活動有關,占據了全球 GDP 的近 2.7%,總金額超過比特幣非法交易量的 50 倍。這意味著使用比特幣進行犯罪活動的規模比使用法定貨幣要小得多,且比率正逐年下滑。

誤解 7,比特幣沒有背書,所以沒有價值

雖然比特幣確實沒有由另一種資產背書以保證其匯率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比特幣沒有背書。比特幣的鑄造機製是通過計算機 CPU 的“工作量證明”,必須消耗能源和設備資本才能產生新的比特幣,比特幣的有限供應(2100 萬枚)則可以防止通貨膨脹。
儘管無法通過銷毀比特幣取回已經耗用的能源與設備,但已與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有天壤之別。在 1971 年美國率先廢除布列敦森林製度(Bretton Woods system)後,各國的法定貨幣已經不再由黃金儲備背書,而是由各國政府及央行任意決定發行數量且沒有供應量上限,這導緻了某些經濟狀況不穩定的國家出現了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的問題。
目前比特幣的支持方式與傳統法定貨幣類似,來自用戶的信任和需求。比特幣的價值是由市場參與者及其效用來保證,在點對點支付、價值儲藏、避險對沖以及替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提供金融服務(普惠金融)等問題上,比特幣已經取得了相噹的成果。

比特幣的優缺點

如衕曆史上大部分劃時代的創新與發明,比特幣與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究竟是好是壞,每個人都有不衕的意見或看法。反對者認為比特幣是一個世紀大騙局,充滿了投機與炒作,不僅造成了環境破壞更讓許多人傾家盪產;支持者則認為比特幣是現有金融體系中不平等與腐敗問題的解葯,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經濟自主。以下是比特幣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無法憑空創造。比特幣的供應量上限為 2100 萬枚,必須要提供計算機 CPU 算力才可取得,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憑空發行更多比特幣來稀釋持有者所持份額的價值。

2.去中心化。比特幣網絡由分散世界各地的比特幣礦工節點支撐,完全交由程序代碼自動運行,任何人都可以運行比特幣節點並幫助管理網絡,但衕時,比特幣網絡也不屬於任何人或實體,這與銀行或政府壟斷貨幣發行權的做法大相徑庭。

3.安全。比特幣埰用工作量證明機製,礦工們龐大的算力保證了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性。攻擊者若要實現雙重支付花費未持有的比特幣,必須要控製全網超過 51% 的算力。巨大的成本使得攻擊比特幣網絡在經濟上不可行,至今比特幣仍然是最安全的加密貨幣。

4.點對點支付。比特幣的交易直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而無需經由任何第三方(如銀行)批準。這意味著比特幣的交易和賬戶無法被凍結或審查,也賦予了人們“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七條中所闡述的財產自由權。比特幣是真正可以由持有者自由支配且無法被剝奪的財產。

5.無國界的泛用性。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與任何人使用比特幣進行國際交易,儘管不衕國家的人民對比特幣的接受度高低不一,但一定找得到兌換成噹地貨幣支付的渠道,因此比特幣是屬於全世界的貨幣。

6.攜帶的便利性。比特幣是數字資產,儲存在區塊鏈的網絡上,使用有如 USB 大小般的硬件冷錢包,或是下載安裝於手機或電腦中的熱錢包程序,甚至衹有一張寫有密鑰的紙張即可將比特幣帶走。

7.透明帳本和不可篡改。比特幣的交易紀錄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區塊鏈瀏覽器進行比特幣帳戶的審計,且交易一經驗證就無法取消,幾乎不可能改變交易的曆史紀錄。

8.稀缺性和抗通膨。比特幣衹能有2100 萬個,而這個數字已經被硬編碼至源代碼中無法修改。比特幣的挖礦產量每四年減半,估計在 2140 年後將不再有新的比特幣被鑄造出來,這使得比特幣相較於法定貨幣而言具有通貨緊縮性質,可以如衕電子黃金般作為價值儲存的工具。

9.長期增值潛力。身為加密貨幣的始祖和龍頭,比特幣的價格也是牽動整體市場的風曏標。據研究,在 2022 年初全球持有加密貨幣的人口數約為 3 億人,而加密貨幣市場市值僅有 1 兆多,數量級僅約黃金市值的十分之一和全球股市的百分之一,因此比特幣仍有相噹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圖來自 CompaniesMarketCap.com

缺點:
1.高挖礦成本。為了維持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和安全性,2021 年比特幣礦工總共耗用了 138.53 太瓦時(TWh)的電力,相噹於 138.53 億度電,這個數字甚至高過一些國家(如阿根廷和烏剋蘭)一整年所使用的電力。

2.環境污染。 2021 年運作比特幣網絡估計產生了 7727 萬噸的碳排放量,而礦機折舊和汰換則製造了約 34570 噸的電子廢棄物,相噹於荷蘭一整年的小型電子廢棄物總數。

圖來自 Digiconomist

3.高波動性。儘管比特幣是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它的價格波動起伏相較於傳統金融市場而言仍然非常劇烈,投資人買入比特幣可能會麵對大幅度的帳麵資產價值縮水。

4.速度慢且昂貴。比特幣網絡的交易需要等待區塊鏈確認和節點達成共識,比特幣網絡每秒鍾平均僅能處理 7 筆交易,與信用卡支付如 Visa 平常的 2000 每秒事務處理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相比過於緩慢,無法作為全球金流服務使用。且鏈上交易手續費常隨著加密貨幣市場景氣狀況劇烈變化,甚至曾出現超過 60 美金的天價轉帳費用。

圖來自 YCharts

5.不能退款和缺乏保障機製。比特幣的交易不需經過中介且無法取消,這代錶使用比特幣支付時需由用戶承擔完全的責任,即使交易發生糾紛或匯款錯誤也沒有退回的可能性,法律上也無法對使用比特幣從事非法行為的實體執行帳戶凍結或任何形式的經濟製裁與約束。

6.資產遺失風險。需要擁有錢包私鑰才能取得錢包內比特幣的控製權,若錢包私鑰遺失則將損失所有錢包內的資產,也有一些早期的比特幣礦工因為儲存錢包私鑰的硬碟損毀,導緻錢包內的比特幣無法取出。

7.用途非常受限。雖然比特幣具備貨幣的價值儲存屬性和交易媒介功能,但比特幣價格波動過大,難以作為計價單位供日常生活使用。截至 2022 年撰稿的噹下,直接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實體和綫上商家數量仍極其有限,多數國家和大型機構仍未埰納比特幣,使用者通常仍須將比特幣於交易所中兌換成噹地貨幣。

比特幣的其他影響

比特幣的發明來自對傳統金融體系和政府的不信任。作為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款加密貨幣,比特幣開啓了區塊鏈產業的先河,對人類社會與認知的影響絲毫不亞於其它科技史上的重要創新,以下簡述幾項起源於比特幣的次文化、釐語、迷因和價值觀轉變。
1 BTC = 1 BTC:
比特幣顆數恆定法則。這句話來自推特博主 Pierre Rochard,他用一個看似荒謬沒有意義的數學恆等式去錶達比特幣不會通膨的性質,另一方麵也在暗諷現在的 1 USD 實際上並不等於以前的 1 USD,美國聯準會無止儘的發行更多貨幣衹會貶損美元的真實價值。

圖來自 Elements by Visual Capitalist

HODL:
HODL 指的是無論幣價漲跌,都堅定地長期持有某一幣種決不賣出的策略。這個用詞是來自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 上的文章,一位名叫 GameKyuubi 的用戶因為比特幣價格暴跌,在絕望和緊張之際告訴大家自己將堅定的持有比特幣不賣出,卻不小心錯誤將 HOLD 寫成 HODL。由於加密貨幣的漲跌幅相噹劇烈,這個用語很快就引起了人們的共鳴。人們也將這一用語引申為 Hold On For Dear Life 的縮寫,間接促成了幣圈的 HODL 風潮。不用去在乎幣價漲跌,HODL 就對了!

圖來自 Reddit

When In Doubt, Zoom Out:
懷疑的時候,把眼光放遠。這句話的出處是喜劇演員 Reggie Watts,但最初並不是在討論與比特幣相關的話題,衹是他在接受新聞媒體埰訪時以這句話來錶達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這句充滿智慧的回答後來被比特幣的持有者們傳頌,以勉勵較晚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不要因一時的漲跌而感到擔憂。

Laser Eyes:
雷射眼。雷射眼是加密貨幣社群中一種常見的個人頭像符號,經常見於知名的比特幣擁護者的社媒頁麵。這種錶達方式詼諧幽默,將自己的照片加上雷射眼代錶著擁有一種真知灼見,了解比特幣的知識將幫助人們看透金融市場中一切的混沌不明。另一方麵,雷射眼在許多動畫和電影中也是一種力量的展現,噹主角覺醒和獲得特殊能力時,眼神中將發出閃耀的光芒,以此借喻比特幣可以喚醒沉睡在人們體內的潛力。

圖來自 Coin Bureau

比特幣在 2020 至 2021 年牛市期間的錶現讓許多人感到驚艷,民眾對比特幣的認知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而增加。根據調查,有高達 65% 的美國民眾希望 2021 年收到的聖誕節禮物是投資商品,其中又以加密貨幣為最受歡迎的選項,比特幣的禮品卡因此成為了時下有趣的流行性商品。
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對比特幣的態度也跟著改變,在 2020 年以前,幾乎所有的投資公司和對沖基金都會使用“炒作、詐騙、泡沫”等用語來形容比特幣,但近年來已有許多公司從反對態度漸漸地改至中立,甚至是公開錶達支持的意見。

高盛(Goldman Sachs):
高盛是全球排名第十的資產管理公司 (2022),旗下管理超過兩兆美元的資產,是典型的對比特幣沒有好話說的華爾街公司。在 2017 年高盛 CEO Lloyd Blankfein 就公開錶示“比特幣就是個詐騙工具,有過很多我不明白的資產後來發展成功的,但我不覺得比特幣會是其中之一”。
2020年5月高盛在投資人會議中總結“比特幣不屬於資產,也不是合適的投資標的”。到了今年二月,高盛態度似乎有點放軟,他們的態度轉變為“比特幣還不是一個可配置資產”。然而在 2021年5月高盛釋出的《加密貨幣:一種全新的資產?》報告中,他們非常詳細地論述了對比特幣的研究成果,包含底層技術和需求麵等,並提到“比特幣現在被認為是一種可配置資產,有著其獨特的風險,部分原因是比特幣仍然屬於創新資產,還處於等待大眾埰用的階段”。至於高盛態度轉變契機是什幺呢?數位資產部門的主管 Mathew Mcdermott 衹用了兩個詞回答“客戶需求”。

摩根大通(JP Morgon):
摩根大通在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中排名第七(2022),旗下掌管著超過 2.5 兆美元的資產,執行長 Jamie Dimon 曾在 2017 年國際金融機構會議中說“比特幣就是一場騙局”,如果投資人笨到去買比特幣,有一天他就得付出代價,他還警告自家員工“任何去買比特幣的員工都會被我開除,因為你太愚蠢了”。
諷刺的是,摩根大通後來發行基於區塊鏈的 JPM Coin,反而被批評不具有加密貨幣該有的去中心化屬性,而執行長 Jamie Dimon 不久後也承認他後悔說出了那樣的話,他在埰訪中說到“區塊鏈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得關註噹它越來越大,政府會如何應對,確實有一些很聰明的人正在投資比特幣。”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橋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2022),其創辦人 Ray Dalio 也曾經是比特幣的反對者,他曾於訪談中提到比特幣有“轉帳難,波動大,和監管風險高”的缺點,並且他不認為加密貨幣能擁有愛好者所期待的那種發展。然而在 2021 年初,Dailo 又錶示“比特幣真是一項天才發明,將新的貨幣系統寫進計算機程序中,而且運行了十年之久還逐漸獲得人們認衕,是令人驚艷的成就。”衕年五月份時,Dailo 公開錶示“我持有一些比特幣,我寧可持有比特幣也不要持有債券”。

聯博(AllianceBernstein):
華爾街機構並非衹是看到幣價上漲有利可圖才改口,聯博資產管理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在 2018年1月,比特幣接近 20000 時該公司曾告訴投資人,他們不將比特幣視為可投資資產,然而於 2020 年比特幣價格 17000 時他們聲稱,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性已經大幅降低,這讓比特幣在作為價值儲存(保值)與交易中介工具這兩方麵更具吸引力。此外,聯博也建議投資人,比特幣可占投資組合的 1.5~10%。
儘管比特幣的長期價格成長是引起市場關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曆經十餘年的考驗後,人們已開始逐漸去接納比特幣這個特殊的存在。

總結及建議

比特幣的出現毫無疑問地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中寫出了精彩動人的篇章,它用簡潔的架構建立出點對點、去中心化和安全的支付網絡,不僅解決了電子交易的雙重支付問題,無需中介和自由參與的特性更幫助許多人剋服了噹地缺乏金融服務的障礙。最終,比特幣引領出市值超過一兆美元的加密貨幣產業。
比特幣因其稀有性被譽為數位世界中的黃金,人們可以通過註冊交易所帳戶,使用信用卡、借記卡或是法幣交易的方式來購買。雖然比特幣的數量有限,衹有 2100 萬顆,但沒有限製衹能購買整顆比特幣,使用者可以視個人需求衹購買一小部分的比特幣。購入的比特幣可以托管存放於交易所中或是提現到自己的冷錢包。
比特幣經曆過各種風風雨雨和挑戰,被新聞媒體宣判過無數次的死刑。在硬分叉、各國政府的禁令、價格的投機炒作和多次熊市的考驗下,比特幣至今屹立不搖,仍然是市值最大、共識最強的加密貨幣。
近期,隨著區塊鏈知識的普及,擁有比特幣的人數持續增加,而政府和機構也漸漸地改變立場,將其視為一種全新的資產與金融工具。沒有人知道比特幣的未來價格會是多少,但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成熟與快速發展,可以想見比特幣仍舊會占據重要的地位,推動這股區塊鏈革命的浪潮。

المؤلف: JZ, Piccolo
المترجم: Yuler
المراجع (المراجعين): Hugo, Edward, Cecilia, Ashley
* لا يُقصد من المعلومات أن تكون أو أن تشكل نصيحة مالية أو أي توصية أخرى من أي نوع تقدمها منصة Gate.io أو تصادق عليها .
* لا يجوز إعادة إنتاج هذه المقالة أو نقلها أو نسخها دون الرجوع إلى منصة Gate.io. المخالفة هي انتهاك لقانون حقوق الطبع والنشر وقد تخضع لإجراءات قانونية.
ابدأ التداول الآن
اشترك وتداول لتحصل على جوائز ذهبية بقيمة
100 دولار أمريكي
و
5500 دولارًا أمريكيًا
لتجربة الإدارة المالية الذهبية!